匿瑕含垢

成語拼音

nì xiá hán gòu

匿瑕含垢成語解釋

比喻爲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典故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待別人的過錯,常常選擇寬容,能匿瑕含垢,因而贏得了許多人的敬重。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楚國。楚國有一位大臣叫斗子文,他爲人公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 有一次,楚國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生活困苦,餓殍遍野。斗子文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他決定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財來救濟百姓。他的家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覺得這樣做太喫虧了。斗子文卻坦然地說:“國家有難,我怎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百姓的死活呢?我應該匿瑕含垢,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些犧牲。” 在斗子文的帶動下,其他大臣也紛紛效仿,捐出自己的財物來幫助百姓。楚國的百姓們對斗子文等人感激涕零,他們更加堅定地支持楚國的統治。 隨着時間的推移,楚國逐漸恢復了生機和活力。然而,楚國的國君卻開始變得驕奢淫逸,不理朝政。斗子文多次勸諫國君,希望他能改過自新,但國君卻不以爲然,依然我行我素。 終於,楚國遭到了鄰國的侵略。由於國君的昏庸無道,楚國的軍隊戰鬥力大減,連連敗退。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國君充滿了怨恨。斗子文看到楚國陷入如此困境,心中悲痛萬分。他知道,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楚國就將面臨亡國的危險。 於是,斗子文再次挺身而出,他聯合其他大臣,發動了一場政變,推翻了昏庸的國君,擁立了一位有作爲的新國君。在新國君的領導下,楚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頓,國家逐漸強大起來。 斗子文在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能夠匿瑕含垢,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重,展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偉大的愛國精神。他的事蹟被後人傳頌不衰,成爲了楚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斗子文這樣匿瑕含垢、爲國家和民族無私奉獻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爲了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他們的精神激勵着後人不斷前進,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我們應該銘記這些歷史人物的功績,傳承和弘揚他們的精神,讓匿瑕含垢的品質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匿瑕含垢-成語圖片

匿瑕含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