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皮帶骨
成語拼音
- nián pí dài gǔ
黏皮帶骨成語解釋
- 比喻拖沓,不灑脫。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處理問題總是拖泥帶水,黏皮帶骨,讓人難以忍受。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三的人。他爲人貪婪且自私,總是想盡辦法佔別人的便宜。
李三與鄰里之間的相處也並不融洽,他時常因爲一些小事與他人爭執不休,而且總是揪着別人的一點過錯就不依不饒,彷彿要把對方的骨頭都給黏住一般。
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商人,帶來了許多珍貴的貨物。李三見此,心中的貪慾頓時被勾了起來。他開始想方設法地接近這位商人,試圖從他那裏獲取一些好處。商人一開始並未察覺李三的心思,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李三的行爲越來越過分,讓商人也感到十分厭煩。
然而,李三卻不以爲意,依舊死纏爛打。他就像一塊黏皮帶骨的膏藥,緊緊地黏着商人不放。商人無奈之下,只得向當地的官府求助。官府瞭解情況後,對李三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警告。但李三根本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他依然我行我素。
不久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情。一位鄰居不小心弄壞了李三家的一個物件,李三立刻不依不饒起來,非要鄰居賠償高額的錢財。鄰居覺得李三的要求太過分了,便與他理論。但李三卻死死抓住這個事情不放,甚至開始在鄰居家門口大鬧,鬧得整個小鎮雞犬不寧。
周圍的人們都對李三的行爲感到非常不滿,紛紛指責他。可李三卻依然如故,繼續他那黏皮帶骨的行事作風。
後來,小鎮上發生了一場災難,許多人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災難,唯有李三卻還在想着如何從別人那裏獲取好處。他的行爲最終引起了衆怒,大家一致決定不再容忍他的所作所爲。
人們聯合起來,將李三趕出了小鎮。李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他獨自在荒野中徘徊,反思着自己的過往,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貪婪和自私給自己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從此,李三開始改過自新,努力改變自己那黏皮帶骨的性格,重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像李三這樣過於貪婪和自私,總是黏着別人不放,否則最終只會自食惡果。我們應該學會與人爲善,以真誠和寬容的心去對待他人,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誼,收穫真正美好的人生。
黏皮帶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