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狗藏弓
成語拼音
- pēng gǒu cáng gōng
烹狗藏弓成語解釋
- 比喻事成之後把效勞出力的人拋棄以至殺害。
典故出處
- 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文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語典故
- 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結樓臺。★周詠《秋懷》詩之六
成語造句
- 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他功成名就,竟對我做出了這般薄情之事,真可謂烹狗藏弓,讓人心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有一位名叫張猛的將領。他出身貧寒,但自幼胸懷大志,且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當時,天下紛爭不斷,各方勢力逐鹿中原。張猛毅然投身軍旅,憑藉着他的勇猛和智慧,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在一場又一場的激戰中,張猛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爲他所效力的主公立下了赫赫戰功。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猛所參與的戰役越來越多,他所率領的軍隊也屢戰屢勝。他的威名傳遍了整個疆場,令敵人聞風喪膽。而他的主公也因他的功績,勢力日益壯大,逐漸成爲了一方霸主。
然而,當天下局勢逐漸穩定,主公開始覺得張猛的威望和功績對他的統治構成了威脅。曾經在戰場上生死與共的情誼,在權力的陰影下漸漸變得扭曲。主公心中的猜忌日益加深,他擔心張猛會擁兵自重,甚至有一天會取而代之。
終於,在一個看似平靜的日子裏,主公設宴邀請張猛。張猛滿心歡喜地前往,以爲是主公對他多年功績的褒獎。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一場鴻門宴。
宴會上,主公表面上對張猛百般稱讚,暗地裏卻早已佈置好了伏兵。酒過三巡,主公突然臉色一變,指責張猛有謀逆之心。張猛大驚,連忙跪地申辯,可主公根本不聽。伏兵一擁而上,將張猛拿下。
不久之後,張猛便被處死。他的部下和親信也被一一剷除,曾經輝煌的戰功和威名瞬間化爲烏有。而那位主公,在除掉張猛之後,自以爲高枕無憂,卻不知他的這種行爲令其他將領心寒。
這正是“烹狗藏弓”的真實寫照。在權力的爭鬥中,那些曾經爲君主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往往在功成名就之後,被君主無情地拋棄甚至殺害。就如同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誅殺了韓信等功臣;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穩定之後,也對諸多開國功臣大開殺戒。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樣的悲劇卻不斷地上演,讓人不禁感嘆權力的冷酷和人心的叵測。
烹狗藏弓-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