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戴孝
成語拼音
- pī má dài xiào
披麻戴孝成語解釋
- 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典故出處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兒披麻帶孝爲何由,故來這靈堂裏尋鬥毆。”
成語典故
- 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與親兒一般行禮,一應殯殮之費,都要他支持。★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歌重會珍珠衫》
成語造句
- 在那場葬禮上,逝者的子女們悲痛萬分,披麻戴孝以盡最後的孝道。
成語故事
- 在古代,孝道被視爲極其重要的品德規範,而“披麻戴孝”這一行爲則是孝道在喪葬禮儀中的一種深刻體現。
話說在某個朝代,有一個叫李順的年輕人,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對他疼愛有加,竭盡全力供他讀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李順也深知父母的期望,勤奮好學,爲人正直善良。
然而,命運多舛,李順的父親在一次外出勞作時,不慎摔倒受傷,因傷勢過重,不久便離開了人世。這對李順和他的母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身體也日漸憔悴。李順強忍悲痛,安慰母親,並決定用自己的行動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
按照當時的習俗,父親去世後,子女要爲其守喪。李順毫不猶豫地穿上了麻衣,戴上了孝帽,整日守在父親的靈柩前,悲痛欲絕。他的行爲引起了村裏人的關注,大家都對他的孝順稱讚有加。
在守喪期間,李順拒絕了一切娛樂活動,每天只吃簡單的素食,以示對父親的哀思。他還親自爲父親的葬禮籌備各項事宜,盡心盡力,不辭辛勞。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李順的一位遠房親戚找到他,說有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李順去京城謀一份好差事。這個機會對於一直渴望出人頭地的李順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然而,面對這個誘惑,李順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父親剛剛離世,我怎能在此時離開,去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我要爲父親守喪盡孝,這是我作爲兒子應盡的責任。”
就這樣,李順堅守在父親的靈前,披麻戴孝,直到守喪期滿。他的孝行傳遍了整個鄉村,成爲了人們口中的楷模。
後來,當地的縣令聽說了李順的事蹟,對他的品德讚賞有加。在縣令的舉薦下,李順終於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他爲官清廉,一心爲民,深受百姓的愛戴。
李順的故事告訴我們,“披麻戴孝”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更是內心深處對親人深深的敬愛和懷念,是中華民族傳統孝道文化的生動體現。
披麻戴孝-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