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舊語
成語拼音
- pí pá jiù yǔ
琵琶舊語成語解釋
- 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
典故出處
-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築,爲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
成語典故
- 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宋·張元幹《賀新鄌·寄李伯紀丞相》詞
成語造句
- 昔日分別之後,如今重逢,談起過往,竟不自覺地流露出琵琶舊語中的那份深情與無奈。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邊塞,有一位名叫李將軍的將領。他智勇雙全,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朝廷內部的權力爭鬥愈發激烈,李將軍也被捲入了其中。
新皇帝登基後,朝廷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奸佞之臣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對那些忠心耿耿的將領進行打壓和排擠。李將軍不幸成爲了他們的目標。
在一次戰役中,儘管李將軍指揮得當,奮勇殺敵,但由於後勤補給被故意延誤,導致軍隊陷入困境,最終吃了敗仗。那些奸佞之臣抓住這個機會,在皇帝面前大肆誣陷李將軍,說他擁兵自重,有意違抗皇命,導致戰事失利。皇帝聽信了讒言,一怒之下將李將軍革職查辦,發配邊疆。
李將軍在邊疆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苦,但他從未忘記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他心中懷着對重新被啓用、爲國效力的期望,日夜盼望着朝廷能明察真相,還他清白。
然而,年復一年,朝廷似乎已經將他遺忘。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有的已經戰死沙場,有的則在官場的爭鬥中身敗名裂。
終於,有一天,國家再次面臨外敵入侵,邊境戰事喫緊。朝廷這纔想起了曾經威名遠揚的李將軍。皇帝派遣使者前往邊疆,欲召回李將軍。
當使者見到李將軍時,李將軍已是滿臉滄桑。但聽到朝廷的召喚,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再次投身戰場,爲國殺敵。
在出徵前的夜晚,李將軍與使者促膝長談。他感慨萬分地回憶起曾經的崢嶸歲月,說起那些與戰友們一同征戰沙場的往事。說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他對使者說:“如今這局面,真如一場噩夢。但我對國家的忠心從未改變,只盼能再有機會爲國立功,哪怕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
李將軍重新披掛上陣,憑藉着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作戰經驗,很快扭轉了戰局。最終,成功擊退了外敵,保衛了國家的安寧。
戰爭結束後,李將軍回到了朝廷。皇帝爲他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宴會上,李將軍感慨萬千,回想起這些年的遭遇,猶如一場大夢。他對皇帝說道:“陛下,臣歷經磨難,今日得以重回朝堂,猶如重獲新生。那些過往的冤屈與挫折,如今說來,不過是琵琶舊語。臣只願往後餘生,能繼續爲陛下、爲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此,李將軍繼續爲國家效力,他的忠誠和英勇事蹟被人們傳頌千古。而“琵琶舊語”這個成語,也用來形容過去的情事或經歷,帶着些許的感慨與懷念。
琵琶舊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