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字澀句
成語拼音
- pì zì sè jù
僻字澀句成語解釋
- 冷僻的字、詞和晦澀的文句。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寫的文章讀起來艱澀難懂,簡直就是僻字澀句的堆砌,讓人難以理解其真正的含義。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孟雲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小就對文學充滿了熱愛和追求。
孟雲十分勤奮好學,整日埋首於書卷之中,期望能夠在文學領域有所建樹。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陷入了一個誤區。
他認爲,越是生僻、晦澀的字詞和語句,越能展現自己的才華和高深的學問。於是,他在自己的詩詞文章中大量使用僻字澀句,刻意追求與衆不同和複雜難解。
一次,孟雲所在的郡縣舉行了一場文學聚會。衆多文人雅士齊聚一堂,交流切磋文學心得。孟雲滿懷自信地帶着自己精心創作的一篇文章前往參加。
當他在聚會上朗讀自己的作品時,衆人一開始都滿懷期待,然而隨着他口中不斷蹦出那些艱澀難懂的僻字和令人費解的語句,大家的臉色逐漸變得困惑和迷茫。
聚會結束後,衆人對孟雲的文章議論紛紛。有人說:“文章本應是傳達思想、抒發情感的工具,如此僻字澀句,讓人如墜雲霧,又怎能引起共鳴?”還有人引經據典道:“昔日,詩仙李白之詩,通俗易懂,卻能流傳千古,只因真情實感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賣弄辭藻。”
孟雲聽聞這些議論,心中十分不服。他認爲衆人不懂他的高深。
直到有一天,孟雲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前輩。前輩耐心地聽完孟雲的辯解後,微笑着說:“孩子,真正的好文章,不在於用了多少僻字澀句,而在於能否用最簡潔明瞭的文字,觸動人心。就如孔子的言論,樸實無華,卻蘊含着無盡的智慧,影響着世世代代的人。你如此執着於僻字澀句,反而讓文章失去了靈魂,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
孟雲聽後,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從此,他摒棄了之前的錯誤觀念,開始用平實而真摯的語言進行創作,最終成爲了一位備受尊敬的文學家。
僻字澀句-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