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徘徊
成語拼音
- qí lù pái huái
歧路徘徊成語解釋
- 歧路岔路;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典故出處
- 南朝·齊·謝眺《觀朝雨》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成語典故
- 長途君悵望,歧路我徘徊,心賞風煙隔,容華歲月催。★唐·駱賓王《餞鄭安陽入蜀》
成語造句
- 面對人生的諸多選擇,他常常感到迷茫,在未來的道路上歧路徘徊,不知該何去何從。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楊朱的思想家。他的學說在當時頗具影響力,引得衆多學子前來求教。
有一天,楊朱的一位弟子即將踏上遠行之路,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楊朱親自爲弟子送行,師徒二人一路相談,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分岔路口。
眼前的兩條路,一條寬闊平坦,看似通往繁華的城鎮,充滿了機遇和誘惑;另一條狹窄崎嶇,蜿蜒伸向幽靜的山林,不知盡頭在何方。
弟子站在路口,望着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糾結,不知該如何抉擇。
楊朱看着弟子猶豫不決的樣子,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人生路上充滿了這樣的分岔口,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決定未來的命運。
楊朱對弟子說道:“孩子,人生之路,如同這眼前的歧路。選擇寬闊平坦之路,或許能迅速獲得名利,但也可能迷失在繁華之中;選擇狹窄崎嶇之路,雖充滿艱辛,但或許能找到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自我。然而,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要堅定地走下去,切不可在歧路徘徊,否則終將一事無成。”
弟子聽了楊朱的話,若有所思,但依舊難以決斷。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太陽漸漸西斜,而弟子還在路口徘徊不定。
楊朱見狀,長嘆一聲:“你如此長時間在歧路徘徊,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機會稍縱即逝,若不果斷抉擇,等你想好時,或許兩條路都已不再適合你。”
最終,弟子在楊朱的催促和啓發下,咬咬牙選擇了那條狹窄崎嶇的道路,勇敢地邁出了腳步。
多年以後,這位弟子歷經風雨,在艱難的道路上不斷磨練自己,最終成爲了一位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賢士。
而這個故事也被後人傳頌,“歧路徘徊”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用以告誡人們在面對抉擇時,要果斷堅定,不可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歧路徘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