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尋馬
成語拼音
- qí mǎ xún mǎ
騎馬尋馬成語解釋
- 比喻已經有了好處,還要去謀另外的好處。
典故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實收,他自然照應我。彼時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裏頭了。”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已經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機會,卻還不滿足,繼續尋找,這簡直就是騎馬尋馬。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城鎮裏,生活着一位名叫李進的年輕人。李進家境殷實,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飽讀詩書,心懷壯志。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進渴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爲,一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京城謀求官職。
李進一路艱辛,終於抵達京城。他四處拜訪權貴,希望能得到推薦和賞識。然而,京城的官場複雜多變,競爭激烈,儘管他費了不少心思,卻始終未能如願獲得理想的職位。
在京城的日子裏,李進結識了一位名叫張賢的官員。張賢見李進才華出衆,便有心相助。他告訴李進,在京城之外的一個郡縣,有一位太守正在招募幕僚,或許李進可以前往一試。
李進聽了張賢的建議,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前往郡縣的路途。經過幾天的奔波,他來到了郡縣,見到了太守。太守對李進的才學頗爲欣賞,當即決定將他收爲幕僚。
在郡縣的日子裏,李進兢兢業業,爲太守出謀劃策,解決了不少難題。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漸漸得到了當地百姓的稱讚。
然而,李進的心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目標——在京城爲官。儘管他在郡縣的工作還算順利,但他總覺得這裏的舞臺太小,無法讓他實現更大的抱負。
就在這時,京城傳來消息,朝廷正在選拔官員。李進得知後,內心十分糾結。一方面,他感激太守的知遇之恩,捨不得離開現在的職位;另一方面,他又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進最終決定騎馬尋馬。他向太守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太守雖然有些不捨,但還是理解他的志向,同意他前往京城應試。
李進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這一次,他憑藉着自己在郡縣積累的經驗和才華,在選拔中脫穎而出,終於獲得了一個理想的官職。
李進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需要靈活變通,騎馬尋馬。在抓住現有機會的同時,不放棄尋找更好的發展機遇,這樣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正如古人云:“識時務者爲俊傑。”李進正是因爲能夠認清形勢,把握時機,才得以在仕途上取得成功。
騎馬尋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