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筆從戎

成語拼音

qì bǐ cóng róng

棄筆從戎成語解釋

猶投筆從戎。指文人棄文就武。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原本一心鑽研學問,然而面對國家的危難,毅然決定棄筆從戎,投身軍旅,保衛家園。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趙衝的年輕人,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他自幼聰慧,對詩詞文章有着極高的天賦,家中長輩對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通過科舉之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趙衝在年少時,確實在學業上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出口成章,筆下生花。然而,隨着年歲的增長,他所處的國度卻陷入了動盪不安的局勢。邊疆戰事頻繁,外敵屢屢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日,趙衝偶然間聽聞了邊疆戰士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蹟,內心深受觸動。那些戰士們捨生忘死、衝鋒陷陣的畫面,在他的腦海中久久徘徊。他開始反思自己一直以來埋頭苦讀、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生道路。 經過深思熟慮,趙衝做出了一個令家人和朋友們都極爲震驚的決定——棄筆從戎。他深知,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此時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在朝堂上舞文弄墨的文官,更需要能夠馳騁沙場、奮勇殺敵的勇士。 儘管家人極力反對,朋友們也紛紛勸說,但趙衝心意已決。他毅然投身軍旅,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初入軍營的趙衝,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和嚴苛的紀律,也曾感到力不從心。但他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逐漸適應了軍中的生活。 在戰場上,趙沖沖鋒在前,毫不畏懼。他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屢次爲軍隊出謀劃策,立下赫赫戰功。曾經那個手不釋卷的書生,如今已成爲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猛將。 正如歷史上衆多的英雄豪傑一樣,趙衝在國家危難之時,捨棄了安逸的生活和個人的名利,選擇了挺身而出,爲保衛家園、捍衛國家的尊嚴而戰。他的故事,成爲了當地百姓口中的美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勇敢地肩負起責任,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 趙衝棄筆從戎的事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在民族大義和國家安危面前,個人的得失顯得微不足道。只有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才能鑄就不朽的功勳,讓國家繁榮昌盛,讓百姓安居樂業。

棄筆從戎-成語圖片

棄筆從戎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