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

成語拼音

qià dào hǎo chù

恰到好處成語解釋

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典故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春秋三傳第六》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鬆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這件衣服的尺寸對她來說真是恰到好處,穿在身上顯得十分得體。

成語故事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名叫蘇軾的文學巨匠,他不僅在詩詞文章方面造詣極高,其爲人處世的智慧也備受稱道。 蘇軾有一位好友,名叫王鞏。王鞏出身名門,才情出衆,但性格頗爲豪放不羈,有時行事難免衝動魯莽。 有一次,王鞏因一樁政事與朝中權貴發生激烈爭執。他一心想要據理力爭,全然不顧官場的複雜形勢和潛在的風險。蘇軾得知此事後,深知王鞏此舉雖出於正義之心,但方式方法卻未必恰當。 蘇軾找到王鞏,與他促膝長談。蘇軾沒有直接批評王鞏的衝動,而是以平和的語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見解。他說:“爲人處世,當知分寸,猶如作畫,筆墨濃淡需恰到好處,方能成就佳作。若一味用力過猛,反而失了韻味。” 王鞏聽後,陷入沉思。蘇軾繼續說道:“就如射箭,用力需適中,瞄準時要精準,只有恰到好處地發力和把握方向,箭才能正中靶心。若用力過輕,箭不達目標;用力過重,又可能弓弦崩斷。” 蘇軾的一番話,讓王鞏恍然大悟。他意識到自己在處理政事時,過於急切地想要達到目的,卻忽略了方式方法的選擇,沒有做到恰到好處。 經過這次交流,王鞏在日後的行事中,學會了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不再盲目衝動。他以更加沉穩和睿智的態度面對官場的種種挑戰,最終在仕途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蘇軾以其恰到好處的勸誡,幫助好友王鞏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挫折。而“恰到好處”這個成語,也正是提醒着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做事的力度、說話的分寸,還是情感的表達,都要掌握好那個最恰當的度,如此,方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行穩致遠,收穫成功與幸福。

恰到好處-成語圖片

恰到好處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