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怒於人

成語拼音

qiān nù yú rén

遷怒於人成語解釋

受甲的氣向乙發泄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典故出處

《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朱熹注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工作上遭遇挫折後,心情極差,回到家便不由分說地對家人發火,這種遷怒於人的行爲十分不妥。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紳的書生。李紳家境貧寒,但他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一心想要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經過多年的刻苦攻讀,李紳滿懷信心地踏上了科舉之路。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他在考試中名落孫山。這一沉重的打擊讓李紳陷入了極度的沮喪和自我懷疑之中。 回到家鄉後,李紳的心情始終無法平復。他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心中充滿了憤懣和不甘。 一天,李紳的父親讓他幫忙去田裏做些農活。李紳正因爲科舉失利而心煩意亂,當父親催促他時,他竟然把心中的怒火一股腦兒地發泄在了父親身上,對父親大聲吼叫,說都是因爲父親沒有給他提供更好的條件,才導致他考試失敗。父親聽了,默默地嘆了口氣,沒有與他爭辯。 事後,李紳冷靜下來,回想起自己對父親的態度,心中充滿了愧疚。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該將自己的失敗遷怒於無辜的父親。 在歷史上,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三國時期的張飛,他性格魯莽暴躁。在關羽被東吳所殺後,張飛悲痛欲絕,卻無法對東吳直接發泄怒火。於是,他將自己的憤怒遷怒於手下的將士,對他們非打即罵,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準備大量的軍備。最終,他的手下不堪忍受,在一個夜晚將張飛殺害。 李紳從自己的錯誤和歷史的教訓中深刻地明白了,遷怒於人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甚至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災難。 從此,李紳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再讓失敗的陰影籠罩自己,也不再隨意遷怒他人。他重新拿起書本,繼續努力學習,最終在下次的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遭遇多大的挫折和困難,都應該冷靜面對,從自身找原因,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遷怒於人。因爲遷怒於人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傷害他人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遷怒於人-成語圖片

遷怒於人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