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顧望

成語拼音

qiān yán gù wàng

遷延顧望成語解釋

指心情猶豫而行動遲延。同遷延觀望”。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面對這個重要抉擇時,總是猶豫不決,顯得毫無主見,這種遷延顧望的態度讓人着急。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局勢動盪不安。在一個名叫衛國的小國,有一位名叫衛鞅的謀士。衛鞅心懷壯志,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爲國家謀求富強之路。 當時,衛國弱小,周邊強國虎視眈眈。衛鞅深知,若衛國繼續因循守舊,不思變革,必將陷入危亡之境。於是,他多次向衛國國君進言,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改革方略。然而,衛國國君卻猶豫不決,對衛鞅的建議遷延顧望。 國君既擔心改革會觸動貴族的利益,引發國內的動盪;又害怕若改革失敗,會讓衛國在諸侯中更加顏面無存。他在各種顧慮之間徘徊,始終無法下定決心推行改革。 而在此時,西邊的秦國國君孝公發佈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欲圖變法圖強。衛鞅聽聞此消息,認爲這是一個實現自己理想的絕佳機會。但離開自己的祖國,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度,衛鞅心中也充滿了矛盾。 一方面,他對衛國仍懷有深厚的感情,希望能爲衛國的興盛貢獻力量;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看到衛國國君的遷延顧望,讓他的抱負難以在這裏施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衛鞅最終決定離開衛國,前往秦國。 在秦國,衛鞅得到了孝公的賞識和支持。孝公力排衆議,堅定地支持衛鞅的變法改革。衛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制、重農抑商等。經過多年的努力,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國富兵強,成爲戰國七雄中的佼佼者。 而衛國,由於國君的遷延顧望,錯失了改革的良機。在列強的兼併戰爭中,衛國的領土日益縮小,最終淪爲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國,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衛國國君的遷延顧望,導致了國家的衰落;而秦孝公的果斷決策,成就了秦國的霸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機遇和挑戰時,我們不能猶豫不決,遷延顧望,而應該當機立斷,勇敢地邁出前進的步伐,才能抓住機遇,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遷延顧望-成語圖片

遷延顧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