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

成語拼音

qián tú dǎo gē

前徒倒戈成語解釋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紂王荒淫無道,致使民心盡失,在關鍵的戰役中,他的軍隊不堪重負,竟出現了前徒倒戈的局面,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成語故事

在商朝末年,紂王無道,沉溺酒色,荒淫暴虐,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大亂。 當時,位於西部的周國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的治理下,日益強盛。武王看到紂王的種種惡行,深知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決心興兵伐紂,拯救天下蒼生。 武王姬發率領大軍向商都進發,一路上,衆多諸侯紛紛響應,加入到討伐紂王的隊伍中來。然而,紂王卻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毫無察覺,依舊沉迷於酒池肉林之中。 當武王的軍隊逼近商都朝歌時,紂王才如夢初醒,匆忙組織軍隊抵禦。可是,他所召集的士兵大多是被強徵而來的奴隸和俘虜,他們對紂王的殘暴統治早已心懷怨恨。 兩軍在牧野相遇,準備展開一場生死決戰。武王站在戰車上,向士兵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他列舉了紂王的種種罪行,號召大家爲正義而戰。士兵們聽後,士氣大振,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奮勇殺敵。 戰鬥開始了,紂王的軍隊雖然人數衆多,但毫無鬥志。而武王的軍隊則士氣高昂,勇猛無比。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紂王軍隊中的那些奴隸和俘虜們突然紛紛調轉矛頭,向紂王的軍隊發起了攻擊。這就是所謂的“前徒倒戈”。 紂王見大勢已去,只得逃回王宮,最終自焚而亡。武王的軍隊乘勝追擊,順利攻佔了朝歌,結束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 “前徒倒戈”這一成語,正是源於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牧野之戰。它生動地展現了人民羣衆對於暴政的反抗和對正義的嚮往。正如《尚書·武成》中所記載:“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凡是違揹人民意願的統治者,最終都將被人民所拋棄。而那些順應民心、施行仁政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從而開創出太平盛世。

前徒倒戈-成語圖片

前徒倒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