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賢遠佞

成語拼音

qīn xián yuǎn nìng

親賢遠佞成語解釋

佞巧言諂媚的人。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作爲領導者,一定要懂得分辨是非善惡,做到親賢遠佞,這樣才能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蜀漢,劉備駕崩後,幼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肩負起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的重任。 起初,劉禪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蜀漢也呈現出一番繁榮穩定的景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劉禪身邊逐漸出現了一些阿諛奉承之輩。 宦官黃皓,便是其中最爲典型的人物。他巧言令色,善於迎合劉禪的喜好,使得劉禪對他日益寵信。而那些正直忠誠、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們,卻逐漸被劉禪疏遠。 諸葛亮在世時,曾多次進諫劉禪,要親賢遠佞,遠離像黃皓這樣的奸佞小人。他深知,親賢遠佞乃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正如歷史上的諸多朝代,君主若能親近賢臣,遠離奸佞,便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反之,則會導致朝政腐敗,國家危亡。 例如,商紂王寵信妲己,親近費仲、尤渾等佞臣,殘害忠良,最終導致商朝的覆滅。而周武王姬發,廣納賢才,親賢臣,遠小人,最終推翻了商紂的暴政,建立了周朝。 諸葛亮爲了實現興復漢室的大業,不辭辛勞,南征北戰。但他心中始終擔憂着蜀漢的未來,尤其是劉禪能否堅守親賢遠佞的原則。 在諸葛亮北伐中原期間,黃皓更是在朝中肆意弄權,排擠忠臣。一些有識之士紛紛進諫劉禪,希望他能夠醒悟,但劉禪卻置若罔聞。 最終,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失去了諸葛亮的約束,劉禪更加肆無忌憚地寵信黃皓,使得蜀漢的朝政日益混亂。 賢臣姜維,雖有勇有謀,一心想要重振蜀漢,但在黃皓等人的百般阻撓下,也難以施展抱負。 不久之後,曹魏大軍兵臨城下,蜀漢國力空虛,無力抵抗。劉禪這才如夢初醒,懊悔自己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忠告,親賢遠佞。然而,此時後悔已經太晚,蜀漢最終覆滅。 親賢遠佞,這一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被印證。唯有親近賢臣,遠離奸佞,君主才能明辨是非,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劉禪因不能堅守這一原則,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成爲了後世的教訓。

親賢遠佞-成語圖片

親賢遠佞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