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挑文君

成語拼音

qín tiāo wén jūn

琴挑文君成語解釋

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動對方的愛慕之情,並表達自己的愛意。亦作琴心相挑”。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愛情的追求大膽直接,絲毫不遜色於當年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的勇敢。

成語故事

司馬相如,字長卿,是西漢時期的大辭賦家。他善於鼓琴,其才情出衆,卻在早年仕途不順,生活頗爲困頓。 當時,臨邛縣有一富豪名爲卓王孫。卓王孫家中僮僕八百,富甲一方。卓王孫宴請當地縣令王吉,司馬相如作爲王吉的好友也一同前往。司馬相如雖衣着簡樸,但氣宇不凡。 酒過三巡,衆人興致漸濃。王吉知曉司馬相如善於彈琴,便提議讓司馬相如彈奏一曲以助酒興。司馬相如也不推辭,當下撫琴彈奏。這琴音嫋嫋,繞樑不絕,傳到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的耳中。卓文君新寡在家,久居深閨,聽聞這動人琴音,不禁心生好奇,悄悄來到堂前窺視。只見司馬相如丰神俊朗,氣質非凡,心中已然有了幾分傾慕。 司馬相如也留意到了簾後的卓文君,他在彈奏之時,刻意以琴音表意,傳遞出自己的愛慕之情。這便是“琴挑文君”。卓文君精通音律,自然聽懂了司馬相如琴音中的綿綿情意,一顆心就此沉淪。 然而,卓王孫卻嫌司馬相如家貧,堅決反對這門親事。卓文君爲了愛情,毅然決定與司馬相如私奔。兩人回到司馬相如的故鄉成都,卻發現家中一貧如洗。但卓文君毫無怨言,她與司馬相如一起面對生活的艱辛。 爲了生計,他們又回到臨邛,賣掉車馬,開了一家酒肆。卓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則和僱工們一起勞作。卓王孫得知後,覺得顏面無光,在親友的勸說下,最終承認了這門親事,並分給卓文君僮僕百人,錢財百萬。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傳頌千古。他們以勇敢和堅定,衝破了世俗的枷鎖,成就了一段佳話。而“琴挑文君”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後人描繪美好愛情開端的經典之語。

琴挑文君-成語圖片

琴挑文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