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傳名
成語拼音
- qīng shǐ chuán míng
青史傳名成語解釋
- 青史史書。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典故出處
-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成語典故
- 同心報國,青史傳名,有何不美。★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成語造句
- 那些爲了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的英雄們,終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光輝的事蹟,青史傳名。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人物如繁星般璀璨,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精神書寫着傳奇,渴望着青史傳名。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將領。李陵出身將門,自幼習武,熟讀兵書,心懷壯志,一心想要爲國家建立不朽功勳。
當時,漢朝與匈奴之間戰事頻繁。李陵主動請纓,率領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他們深入敵境,奮勇作戰,數次擊退匈奴的進攻。然而,在一次戰鬥中,由於寡不敵衆,又無援兵相助,李陵的軍隊陷入了絕境。
面對匈奴的重重包圍,李陵和他的士兵們寧死不屈,拼死抵抗。但最終,李陵無奈被俘。消息傳到長安,朝廷上下一片譁然。有人指責李陵叛國投敵,有人則爲他辯解,認爲他是力戰不敵,情有可原。
李陵深知自己的行爲可能會被誤解,被世人唾棄。但他內心深處,從未有過背叛祖國的念頭。他在匈奴的營帳中,日夜思念着故鄉,渴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漢朝,洗清自己的冤屈。
然而,命運弄人,李陵始終未能如願。儘管他在匈奴的日子裏,從未爲匈奴出謀劃策,攻打漢朝,但他的名字在漢朝的史書中,卻被視爲恥辱。
但後世的學者們在研究這段歷史時,卻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爲李陵以五千步兵對抗匈奴的大軍,其英勇無畏的精神值得稱讚。他的遭遇,更多的是時運不濟,而非個人的過錯。
雖然李陵最終未能在漢朝青史傳名,成爲人人敬仰的英雄,但他的故事卻讓人們深思。在歷史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時甚至會被誤解和扭曲。但真正的英雄,即便遭受不公,他們的精神也會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痕跡,等待後人去發現、去銘記。
而在另一時期,有一位名叫班超的人物。他年輕時家境貧寒,只能靠替官府抄寫文書維持生計。但班超心懷大志,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爲。
有一天,班超在抄寫文書時,突然丟下筆,感慨道:“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此後,班超毅然投身軍旅,跟隨大軍出征西域。
在西域,班超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多次化解危機,收服了衆多城邦。他的威名遠播,使得西域各國對漢朝敬畏有加。
班超在西域三十餘年,爲維護漢朝在西域的統治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名字,被載入史冊,青史傳名。他的故事激勵着無數後人,要有遠大的志向,敢於拼搏,爲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
從古至今,無數仁人志士爲了青史傳名,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他們的事蹟,將永遠被銘記,成爲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榜樣。
青史傳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