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夏令

成語拼音

qiū xíng xià líng

秋行夏令成語解釋

令時令。時已秋季,還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時令。

典故出處

魯迅《阿Q正傳》第八章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於改革了。”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如今已經入秋,氣候卻依舊炎熱,好似秋行夏令,讓人頗感不適。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曾發生過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當時,有一位新登基的君主,滿懷壯志,一心想要讓國家繁榮昌盛。然而,他卻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這位君主剛剛坐上王位,急於展現自己的治國才能。他不顧時節和規律,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當秋天來臨,本應是收穫的季節,人們按照以往的經驗,準備進行秋收和儲存糧食,爲即將到來的寒冬做準備。可是,這位君主卻突發奇想,頒佈了一系列不合時宜的政令,要求百姓們像在夏天那樣進行大規模的耕種和水利工程建設。 大臣們紛紛進諫,向君主解釋說:“陛下,秋行夏令,違背天時,會給百姓帶來極大的困苦。秋天是收穫的時節,此時應當順應自然,讓百姓安心收穫,而不是強行推行夏令之事。”然而,君主卻一意孤行,認爲自己的想法能夠帶來更多的成果。 結果,百姓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鐮刀和籮筐,投身於繁重的勞作之中。由於錯過了最佳的秋收時機,許多莊稼未能及時收割,爛在了地裏。而新開展的耕種和水利工程,也因爲季節不對,進展緩慢,成效甚微。 更糟糕的是,百姓們因爲過度勞累,身體疲憊不堪,許多人患病倒下。原本應當是充滿喜悅和希望的秋天,卻變成了一片愁苦和絕望的景象。 最終,國家的糧食儲備大幅減少,經濟陷入困境,百姓們怨聲載道。這位君主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惜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觀規律,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像這位君主一樣秋行夏令,違背自然和社會的規律,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正如古人云:“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我們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尊重規律,才能實現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秋行夏令-成語圖片

秋行夏令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