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予毒

成語拼音

rén mò yú dú

人莫予毒成語解釋

莫沒有;予我;毒分割,桅。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後高興的心情。

典故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

成語典故

長此不悟,縱令勢力彌滿,人莫予毒,亦乃與滿州親貴等夷。★章炳麟《致張繼、于右任書》

成語造句

他在公司裏飛揚跋扈,橫行無忌,彷彿覺得人莫予毒,誰都奈何不了他。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鄭國有一位權臣名叫子罕。 當時,鄭國的國君鄭靈公在位,子罕在朝中權勢熏天。鄭靈公雖然是一國之君,但很多時候都受到子罕的掣肘,難以真正施展自己的治國方略。 有一次,楚國向鄭國進獻了一隻巨大而罕見的黿。鄭靈公非常高興,決定在朝堂之上與諸位大臣一同分享這難得的美味。 當大臣們紛紛到齊,準備享用黿肉時,子罕卻表現出了極度的傲慢和無禮。他不僅對鄭靈公的安排不屑一顧,甚至還在衆人面前大放厥詞,絲毫不把國君放在眼裏。 鄭靈公對此心中十分惱怒,但由於子罕的勢力龐大,一時間也無可奈何。 然而,子罕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爲已經引起了國君和其他大臣的極度不滿。他依舊我行我素,認爲在鄭國沒有人能夠對他構成威脅,沒有人能夠制約他的權力。 就在子罕沉浸在自己的權勢之中時,鄭靈公暗中聯合了一些對子罕不滿的大臣,開始謀劃削弱子罕的勢力。 子罕卻依舊狂妄自大,覺得其他人都不敢對他怎麼樣,自認爲“人莫予毒”。他繼續肆意妄爲,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國家的利益。 最終,鄭靈公等人的計劃得以實施,子罕的勢力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他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此時已經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過於自負,認爲別人都無法傷害自己,最終往往會因爲自己的狂妄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就像子罕,他的“人莫予毒”的心態讓他失去了警惕,也失去了衆人的支持,從而走向了失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謙遜和敬畏之心,不可盲目自大,以免重蹈子罕的覆轍。

人莫予毒-成語圖片

人莫予毒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