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
成語拼音
- rì bó xī shān
日薄西山成語解釋
- 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典故出處
- 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成語典故
- 君須聽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燈新話·愛卿傳》
成語造句
- 他的事業如今已呈現出一種衰敗的態勢,就好像日薄西山,再難有崛起的可能。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曾有一位賢明的君主,他早年勵精圖治,使得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君主逐漸年邁,身體也每況愈下。
這位君主曾經的壯志豪情在歲月的侵蝕下慢慢消磨,他開始變得慵懶,不再像往昔那般關心國家大事。朝堂之上,奸佞之臣逐漸得勢,他們利用君主的信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
國家的邊疆也不再安寧,外敵頻頻來犯。可此時的君主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果斷和勇氣,面對敵軍的威脅,他猶豫不決,不敢果斷出兵抵禦。
國內的民生也陷入了困境,百姓們遭受着沉重的賦稅和勞役,怨聲載道。而那些忠誠的臣子們多次進諫,希望君主能夠重振朝綱,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但君主卻充耳不聞。
就在這內憂外患的時刻,國家的局勢已經變得岌岌可危,猶如一艘在狂風巨浪中搖搖欲墜的船隻。曾經輝煌的國度,如今卻日薄西山,走向了衰落的邊緣。
曾經繁華的街市變得冷冷清清,百姓們流離失所,四處逃亡。農田荒蕪,無人耕種,糧食匱乏,饑荒蔓延。
最終,這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在內外交困中崩潰,被其他新興的勢力所取代。這位君主在悔恨和無奈中度過了餘生,他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親手締造的盛世化爲泡影,卻無力迴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一個人,如果不能保持警醒和進取,一旦陷入懶惰和放縱,就可能如同日薄西山般走向衰敗。我們應當以史爲鑑,時刻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才能不斷前進,避免重蹈覆轍。
日薄西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