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而不緇
成語拼音
- niè ér bù zī
涅而不緇成語解釋
-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典故出處
- 《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遭到排擠後,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先後在衛國、宋國等沒受到重視,在赴晉的途中,子路勸他不要去投奔趙鞅這種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會“磨而不磷,涅而不緇”,不會玷污自己的名聲的。
成語造句
- 他身處複雜的環境中卻能保持自我,真正做到了涅而不緇,令人敬佩。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柳下惠的人。他以品德高尚、行爲正直而聞名於世。
柳下惠曾在魯國爲官,當時魯國的政治局勢較爲複雜,官場中充滿了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然而,柳下惠卻始終堅守着自己的道德準則,不隨波逐流,不與那些不正當的行爲同流合污。
有一次,柳下惠因爲直言進諫而觸怒了權貴,被罷黜了官職。他離開官場後,生活變得十分艱難,但他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品行。即使身處困境,他依然保持着那份高潔和正直。
周圍的人看到他的處境,都紛紛勸他說:“你爲何不學着其他人那樣,稍微變通一下呢?這樣或許你能重新獲得官職和財富。”柳下惠卻堅定地回答道:“我寧願保持自己的本色,也絕不會爲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我要做到涅而不緇,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我都不會被污染。”
他的言行舉止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人,大家都對他敬佩不已。即使在艱難的環境中,柳下惠依然堅持傳播着正義和道德的力量。
孔子聽聞柳下惠的事蹟後,對他大加讚賞,稱他爲“被遺落的賢人”。柳下惠的故事也被人們傳頌千古,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涅而不緇。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柳下惠這樣堅守正道、不被世俗所染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如同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讓人們明白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純潔和正直是多麼的重要。他們的精神激勵着後人,讓我們在面對誘惑和困難時,始終堅守內心的那份執着和信念,不被外界的不良風氣所侵蝕,真正做到涅而不緇,保持自己的高尚品格。
在當今社會,我們也同樣需要這種涅而不緇的精神。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各種誘惑層出不窮。我們只有像柳下惠那樣,堅定地守護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被外界的繁華和喧囂所迷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穩健。讓我們以柳下惠等先賢爲榜樣,秉持着涅而不緇的品質,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書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涅而不緇-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