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登春臺

成語拼音

rú dé chūn tái

如登春臺成語解釋

春臺美好的旅遊、觀光的地方,比喻極好的生活環境∶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裏。

典故出處

《老子》第二十章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溫暖宜人的季節裏,漫步于山間小徑,感受着微風拂面,花香四溢,彷彿如登春臺一般美妙。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齊國,有一個叫晏子的智者。晏子身材不高,其貌不揚,卻憑藉着非凡的智慧和口才,在齊國的朝堂之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當時,齊國的國君齊景公一心想要讓國家繁榮昌盛,成爲各諸侯國中的霸主。他廣納賢才,積極推行各種改革措施。然而,在這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 有一次,齊景公因爲一項決策的失誤,導致了國內民生艱難,百姓怨聲載道。晏子深知問題的嚴重性,他決定向齊景公進諫。 晏子來到王宮,見到齊景公後,並沒有直接指出國君的錯誤,而是以一種委婉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故事。他說:“大王,臣聽聞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關心百姓的疾苦,就如同關心自己的親人一般。他推行的政策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在他的治理下,田野裏莊稼茂盛,街市上繁榮熱鬧,百姓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這位君主經常微服私訪,與百姓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紛紛稱讚他的仁德。” 齊景公聽後,若有所思,問道:“那這位君主是如何做到讓百姓如此滿意的呢?”晏子回答道:“這位君主深知,百姓是國家的根本。他制定政策時,總是以百姓的利益爲出發點,力求讓每一項政策都能惠及百姓。他大力發展農業,讓百姓們衣食無憂;他重視商業,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他還加強了治安管理,讓百姓們生活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 晏子頓了頓,接着說道:“大王,如今我們齊國的情況,就如同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如果不及時調整政策,恐怕會陷入困境。而如果大王能夠以百姓爲重,積極改進,那麼齊國必將如同那遙遠之地一樣,百姓們會如登春臺,過上美好的生活。”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深受觸動,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並重新審視各項政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齊國的局勢逐漸好轉,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後來,“如登春臺”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生活美滿、春風得意的景象。它提醒着後世的統治者們,要時刻以民爲本,讓百姓能夠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此國家才能繁榮昌盛,長治久安。

如登春臺-成語圖片

如登春臺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