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鯁在喉
成語拼音
- rú gěng zài hóu
如鯁在喉成語解釋
- 魚骨頭卡在喉嚨裏。比喻心裏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典故出處
- 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裏,讓我每次回想起來都感覺如鯁在喉。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朝代,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官員。
李明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身的聰慧和勤奮,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得以入朝爲官。起初,他懷着一腔熱血,立志要爲百姓謀福祉,爲國家盡忠職守。
然而,官場的黑暗和複雜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所在的部門,上司是一位心胸狹隘、貪婪成性的官員。這位上司常常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對那些正直不阿、不願同流合污的下屬百般打壓。
有一次,朝廷下撥了一筆用於救助災民的款項。李明深知這筆錢對於受災百姓的重要性,便盡心盡力地監督款項的發放,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用到實處。可他的上司卻打起了這筆錢的主意,想要從中剋扣一部分,中飽私囊。
李明堅決反對上司的這種行爲,試圖據理力爭。但上司卻對他的勸諫充耳不聞,甚至威脅他,如果再敢多嘴,就會讓他在官場上永無出頭之日。
李明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上司的權勢,若真的得罪了上司,自己的仕途恐怕就此終結;另一方面,他又無法眼睜睜地看着百姓受災而無所作爲,更不能容忍上司這種貪污腐敗的行徑。
這種糾結和矛盾的心情,讓李明如鯁在喉,痛苦不堪。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心中始終在正義與前途之間掙扎。
最終,李明決定堅守自己的初心和良知。他冒着極大的風險,將上司貪污的證據收集起來,祕密呈遞給了朝廷的監察官員。
經過一番調查,上司的罪行被揭露,得到了應有的懲處。而李明的勇敢和正直也得到了朝廷的賞識,得以晉升。
李明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面對正義與邪惡的抉擇時,哪怕心中如有鯁在喉般難受,也絕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要勇敢地挺身而出,維護正義。
如鯁在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