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箭在弦
成語拼音
- rú jiàn zài xián
如箭在弦成語解釋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勢在必行。
典故出處
- 三國魏·陳琳《爲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成語典故
- 既然補之與漢舉二將軍已率兩萬人馬進駐葉縣與裕州之間,大軍繼續東進,如箭在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成語造句
- 這場衝突一觸即發,形勢緊迫,猶如如箭在弦,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嚴重後果。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各路諸侯爲了爭奪地盤和權力,相互攻伐,戰亂頻繁。
在這混亂的局勢中,有一位名叫袁紹的諸侯,他擁有強大的兵力和廣闊的領土,成爲當時最具實力的勢力之一。然而,袁紹性格優柔寡斷,在關鍵時刻常常難以做出果斷的決策。
袁紹手下有一位謀士名叫沮授,他足智多謀,對局勢有着敏銳的洞察力。當時,袁紹正面臨着與曹操之間的一場決戰。沮授多次向袁紹進諫,分析局勢,指出曹操雖然兵力相對較弱,但他的軍隊訓練有素,將領勇猛善戰,如果袁紹不能抓住時機,迅速出擊,一旦曹操做好充分準備,局勢將會變得極爲不利。
可是袁紹卻猶豫不決,遲遲未能下定決心。他擔心出兵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又期望能夠通過外交手段或者等待曹操出現破綻來獲取勝利。
而曹操這邊,卻是積極備戰,整頓軍紀,操練士兵,準備迎接袁紹的挑戰。曹操深知,這場戰爭遲早會爆發,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就在袁紹還在舉棋不定的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日益強大,準備充分。此時的袁紹,終於意識到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決定出兵攻打曹操。然而,此時的時機已經對袁紹極爲不利,他的軍隊在戰爭中陷入了被動。
正如沮授所擔憂的那樣,袁紹因爲之前的猶豫失去了最佳的戰機。這場戰爭的局勢對袁紹而言,就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卻因爲之前的延誤,讓這射出的箭失去了準頭和威力。最終,袁紹在這場關鍵的戰役中失敗,他的勢力也逐漸衰落下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抉擇和時機時,我們必須果斷決策,迅速行動,否則就會像袁紹一樣,即便最終做出了決定,也可能因爲錯過了最佳時機而導致失敗。如箭在弦,當發則發,猶豫不決往往會錯失良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如箭在弦-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