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鳥,七寸嘴
成語拼音
- sān cùn niǎo,qī cùn zuǐ
三寸鳥,七寸嘴成語解釋
- 比喻能說會道(多用於諷刺)。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沒什麼真本事,卻能說會道,簡直就是三寸鳥,七寸嘴。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福的年輕人。李福家境貧寒,但他卻生得一張巧嘴,能言善辯,常常憑藉着自己的口才在各種場合嶄露頭角。
有一年,小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困苦。爲了拯救大家,鎮裏決定選派一位代表前往縣城,向縣令請求援助。衆人紛紛推舉李福,認爲他的口才定能說服縣令施以援手。
李福滿懷信心地來到了縣衙,見到了縣令。縣令高高在上,起初對李福的請求並不以爲然。然而,李福毫不畏懼,他聲情並茂地描述了小鎮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從旱災的肆虐到百姓們的飢餓與絕望,說得句句在理,字字動人。縣令被他的言辭所打動,最終決定撥出糧食和物資救濟小鎮。
李福因此聲名大噪,大家都對他的口才佩服不已。但隨着讚譽而來的,還有一些嫉妒和不滿。
鎮裏有一位富有的商人,名叫王貴。他一直覬覦着鎮上的一塊肥沃土地,想要據爲己有。於是,他找到了李福,企圖讓李福幫他巧言奪取那塊土地。李福深知此事不義,嚴詞拒絕了王貴。王貴惱羞成怒,決定設計陷害李福。
王貴四處散佈謠言,說李福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欺騙了縣令,獲取了救濟物資,實際上中飽私囊。這些謠言很快傳遍了整個小鎮,百姓們開始對李福產生了懷疑。
儘管李福極力辯解,但衆口鑠金,積毀銷骨。他的聲譽一落千丈,曾經對他讚不絕口的人們如今也對他指指點點。
然而,李福並未因此而放棄。他決定親自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並揭露王貴的陰謀。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找到了王貴陷害他的證據,並將其公之於衆。
百姓們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被王貴所矇蔽,紛紛向李福道歉。李福卻坦然一笑,說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問心無愧,便不懼流言蜚語。”
經此一事,人們更加敬佩李福的爲人,也明白了不能僅憑一面之詞就輕易判斷一個人的好壞。而李福,依舊憑藉着他那能言善辯的“三寸鳥,七寸嘴”,爲小鎮的百姓謀取福祉,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三寸鳥,七寸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