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兩壽

成語拼音

sān jié liǎng shòu

三節兩壽成語解釋

舊俗對於塾師,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爲三節兩壽。亦用以泛指節日和生辰。

典故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三節兩壽,孝敬上司的錢,雖不敢任情減少,然而總是照着前任移交過來的簿子送的。”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舊時的學生對於老師,每逢三節兩壽,總要送上一份禮物表示敬意。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官員。他出身貧寒,但憑藉着自身的聰慧和不懈的努力,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 李賢爲官之初,滿懷熱忱,立志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爲民造福的好官。他任職的地方,原本風氣不佳,官員之間相互勾結,貪污腐敗之事屢見不鮮。 然而,李賢卻不爲所動,堅決拒絕各種不正當的利益誘惑。他秉持公正,執法如山,對待百姓的事務盡心盡力。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賢的正直和能幹引起了上級官員的注意。一位巡撫大人前來視察,當地的其他官員們紛紛揣摩上意,準備了豐厚的禮品,想要藉此機會討好巡撫大人,以謀求晉升或者其他好處。 可李賢卻不爲所動,他沒有參與這種阿諛奉承的行爲。這使得其他官員對他頗有微詞,認爲他不懂官場的“規矩”。 不久之後,到了巡撫大人的生日,其他官員更是藉此機會大操大辦,送上各種珍稀寶物,美其名曰“三節兩壽”之禮。而李賢僅僅是按照正常的禮儀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巡撫大人對李賢的“不識趣”心生不滿,認爲他不尊重自己。但李賢卻據理力爭,他引用古代賢君名臣的事例,說道:“昔日唐太宗以節儉治國,魏徵直言進諫,方有貞觀之治。如今我們爲官,當以百姓爲重,怎能沉迷於這‘三節兩壽’的虛禮,搜刮民脂民膏呢?” 巡撫大人被李賢的言辭說得啞口無言,心中雖有不快,但也深知李賢所言不無道理。 經過此事,李賢在當地的名聲愈發響亮,百姓們對他敬愛有加。而那些曾經熱衷於“三節兩壽”送禮之事的官員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 最終,李賢因他的正直和廉潔,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成爲了一代名臣,爲後人所傳頌。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爲官者應當堅守正道,不爲世俗的陋習所左右,真正爲百姓謀福祉。

三節兩壽-成語圖片

三節兩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