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間濮上
成語拼音
- 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間濮上成語解釋
- 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國的地方。古指淫風◇也指男女幽會。
典故出處
- 《禮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漢書·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成語典故
- 我彈的不是靡靡之音,我唱的也不是桑間濮上之辭。★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場
成語造句
- 那處幽靜的角落,本是讓人放鬆身心之所,卻不知何時變成了滋生私情的所在,猶如桑間濮上。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
衛國,這個地處中原的諸侯國,其民風在當時頗受爭議。衛國的桑林之間、濮水之畔,常常能看到男女相聚的情景。
衛國的國君衛靈公,終日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對國家政事疏於管理。他的後宮充斥着衆多的嬪妃,但他仍不滿足,時常外出尋歡作樂。
在衛國的民間,音樂和舞蹈之風盛行。然而,這種風氣在一些保守的大臣眼中,卻被視爲淫靡之象。他們認爲,桑間濮上所流行的音樂和舞蹈,過於放縱和情感化,不符合傳統的禮教規範。
有一位名叫史魚的大臣,他爲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他多次向衛靈公進言,指出國家的風氣不正,桑間濮上的現象必須加以整頓,否則將導致國家的衰敗。然而,衛靈公對他的諫言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與此同時,衛國的鄰國晉國,正在崛起。晉國的國君晉文公勵精圖治,整頓內政,積極擴充軍備。晉文公看到衛國的混亂和衰落,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終於,晉國出兵攻打衛國。衛國由於長期的內部混亂和風氣不正,軍隊士氣低落,根本無法抵擋晉國的強大攻勢。很快,衛國的城池紛紛淪陷,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衛靈公在這個時候才如夢初醒,懊悔自己當初沒有聽取史魚的忠言。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桑間濮上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用來形容男女幽會之地或者淫靡風氣的代名詞。它也警示着後人,一個國家如果沉迷於享樂、忽視禮教和道德規範,必將走向衰敗和滅亡。
這個成語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於道德、禮儀和國家治理的重視與思考。
桑間濮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