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成語拼音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成語解釋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裏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應發,使人應接不暇。”

成語典故

這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的感受。★秦牧《摔壞小提琴的故事》

成語造句

在那繁花似錦的春日,漫步於公園之中,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真可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成語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位名叫王獻之的才子。他出身名門,才華橫溢,書法造詣極高,與父親王羲之並稱“二王”。 有一次,王獻之趁着閒暇時光,前往山陰一帶遊玩。那山陰道兩旁,山巒起伏,綠樹成蔭,溪流潺潺,風景美不勝收。 一路上,他時而看到奇形怪狀的山峯突兀而起,雲霧繚繞其間,宛如仙境;時而瞧見清澈的溪流奔騰而下,水花飛濺,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璀璨的光芒。溪邊,野花繁盛,五彩斑斕,散發出陣陣芬芳。樹林中,鳥兒歡快地歌唱,聲音清脆悅耳。 王獻之沉醉於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目不暇接。他的目光不斷被新的景緻所吸引,剛剛還在欣賞那一片絢爛的花海,轉眼又被遠處巍峨的山巒所震撼;剛剛還在傾聽鳥兒的歡歌,轉眼又被溪流的潺潺之聲所陶醉。 王獻之深深感嘆道:“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意思是在山陰道上行走,山巒與河流相互映襯,美麗的景色不斷涌現,讓人的眼睛都來不及看。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文人墨客有着類似的經歷。就如同李白遊歷名山大川,被那壯麗的山河所觸動,寫下無數豪邁奔放的詩篇;又如蘇軾泛舟赤壁,面對那清風明月,感慨人生的短暫與宇宙的無窮。 而王獻之的這句感慨,不僅僅是對山陰道美景的讚美,更是一種對生活中美好事物層出不窮的感慨。它提醒着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着太多的精彩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欣賞。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敏銳的心,不被瑣事所困擾,去感受那無盡的美好,以免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錯過了那些令人應接不暇的精彩瞬間。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成語圖片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