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竄下跳
成語拼音
-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上竄下跳成語解釋
- 比喻四處奔走,多方串連,策劃活動。
典故出處
- 蔣子龍《一個工廠祕書的日記》上竄下跳,根據需要打出各種不同的旗號,把廠長的事情辦成。”
成語典故
- 他上竄下跳終於將兒子安排到重要的崗位。
成語造句
- 他爲了爭取那個機會,在領導面前表現得極爲活躍,簡直就像個上躥下跳的猴子,讓人覺得很不穩重。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名叫張三的謀士,他爲人機靈聰慧,但心思頗爲複雜。
張三原本在趙國爲官,憑藉着自己的巧言令色,深得趙王的信任。然而,趙國的政治局勢逐漸變得複雜,權力爭鬥激烈。張三見勢不妙,擔心自己會在這場爭鬥中失勢,便開始打起了別的主意。
他聽聞秦國國力強盛,秦王求賢若渴,便心生去秦國謀求高位的念頭。於是,他在趙國的朝堂上暗中收集各種情報,準備作爲自己前往秦國的籌碼。
張三揹着趙王,與秦國的使者私下接觸,向他們透露趙國的軍事部署和機密。這種行爲引起了趙國一些忠臣的懷疑,但他們暫時沒有確鑿的證據。
張三自以爲計劃天衣無縫,卻不知自己已經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他在趙國和秦國之間來回周旋,如同一隻上竄下跳的猴子,試圖謀取最大的利益。
不久,趙國的局勢愈發緊張,趙王開始察覺到內部的異樣。經過一番調查,終於發現了張三的背叛行徑。趙王大怒,下令捉拿張三。
張三得到風聲,匆忙逃往秦國。他以爲憑藉自己手中掌握的情報,能夠在秦國獲得重用。可他沒想到的是,秦國的大臣們對他這種朝秦暮楚、上竄下跳的人極爲警惕和反感。
秦王在聽取了大臣們的意見後,認爲張三不可信任,將他拒之門外。最終,張三落得個無處容身的下場,成爲了衆人唾棄的對象。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爲人處世應當堅守正道,忠誠篤定。若像張三這般上竄下跳,爲了私利不擇手段,最終只會自食惡果,被世人所不容。
上竄下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