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成語拼音
-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xuán wèi què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成語解釋
- 魏闕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築,用作朝廷的代稱。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着進朝廷的事◇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
典故出處
-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成語典故
- 總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故爾憂愁抑鬱,現出此症。★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成語造句
- 他雖已遠離朝堂,但時刻關注着時事動態,正所謂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逸的文人。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心懷壯志。
李逸生活的時代,國家政治動盪,官場黑暗,民不聊生。儘管他一心想要爲國家和百姓做些實事,奈何朝中奸佞當道,他屢次應試皆不得志。
無奈之下,李逸選擇離開京城,回到家鄉。家鄉的山水寧靜優美,百姓們雖然生活簡樸,但民風淳樸。李逸在這裏過上了看似悠閒的生活,平日裏與友人們吟詩作對,遊山玩水。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生活背後,李逸的內心卻始終無法真正平靜下來。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會獨自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牽掛着京城的局勢,牽掛着國家的命運。
一天,李逸聽聞鄰村遭受了水災,百姓們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他立刻組織鄉鄰們一起捐錢捐物,幫助受災的百姓渡過難關。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無助和對未來的迷茫,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爲百姓謀福祉的決心。
又過了一段時間,京城傳來消息,朝廷中的一位忠臣因爲直言進諫,觸怒了權貴,被陷害入獄。李逸聽聞此事,痛心疾首,他深知如果國家一直這樣下去,必將走向衰敗。
此時的李逸,雖然身處江湖之遠,但他的心卻始終懸在魏闕之上。他不斷地思考着如何能夠改變現狀,如何能夠讓國家重新走上正軌。
終於,有一天,李逸決定再次前往京城。他知道這一路充滿了艱辛和危險,但他毫不畏懼。他帶着自己精心撰寫的治國方略,希望能夠有機會呈獻給皇上。
在京城,李逸四處奔走,尋找能夠幫助他的人。然而,那些曾經的同窗好友,如今大多已在官場中迷失了自我,對他的理想和抱負不屑一顧。但李逸並未放棄,他堅信總有正義之士能夠理解他的苦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李逸終於得到了一位朝中老臣的賞識。在這位老臣的幫助下,李逸終於有機會將自己的治國方略呈獻給了皇上。皇上看後,對李逸的才華和憂國憂民之心大爲讚賞,決定重用他。
從此,李逸得以在朝廷中施展自己的才華,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了許多有益的事情。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即使身處江湖,只要心懷天下,心繫國家,就一定能夠有機會爲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