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溝壁壘
成語拼音
- shēn gōu bì lěi
深溝壁壘成語解釋
- 猶深溝高壘。深的戰壕和高的營壘。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各方勢力都試圖構建自己的防禦體系,一時間形成了深溝壁壘的局面。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爭歲月裏,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鄭國。
衛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而鄭國相對弱小,但鄭國的君主和臣民們卻有着堅韌不拔的意志。
這一年,衛國君主覬覦鄭國的富饒土地,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衛國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鄭國邊境逼近,旌旗蔽日,士氣高昂。
鄭國邊境的守將迅速將這一緊急軍情上報給了鄭王。鄭王深知衛國的強大,內心憂慮不已。但在這危急關頭,鄭國的大臣們紛紛獻策,其中一位名叫公孫策的大臣站了出來,他說道:“陛下,衛國雖強,但長途奔襲,其兵士必然疲憊。我們應迅速在邊境築起深溝壁壘,做好防禦工事,以逸待勞。”鄭王覺得此計可行,當即下令全國動員,軍民一心,在邊境築起了堅固的防禦設施。
深溝寬且深,彷彿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壁壘高聳,由巨石和木材搭建而成,堅固無比。鄭國的士兵們在壁壘後嚴陣以待,弓箭、投石車等武器一應俱全。
衛國的大軍抵達鄭國邊境後,看到鄭國如此嚴密的防禦,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猶豫。但衛國將領自恃兵力雄厚,下令強行進攻。然而,鄭國憑藉着深溝壁壘的優勢,一次次擊退了衛國的進攻。衛國士兵在進攻中傷亡慘重,士氣逐漸低落。
此時,鄭國的將領看準時機,派出一支奇兵,繞到衛國大軍的後方,發起突襲。衛國軍隊頓時陷入了混亂,首尾不能相顧。最終,衛國大軍不得不狼狽撤退。
鄭國憑藉着深溝壁壘的防禦策略,成功地抵禦了衛國的侵略,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這場戰爭也讓周邊的諸侯國對鄭國刮目相看,不再輕易侵犯。
從此,“深溝壁壘”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於形容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嚴密的防守策略,成爲了後世在戰爭和對抗中常用的智慧之策。
深溝壁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