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居龍見
成語拼音
- shī jū lóng xiàn
尸居龍見成語解釋
-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屍而動如龍。
典故出處
- 《莊子·在宥》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風雲變幻的時代,許多看似平凡的人物,竟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發揮巨大作用,而那些位高權重卻無所作爲的人,相比之下真可謂尸居龍見。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楚國,有一位名叫熊心的君主。他本是楚國的貴族後裔,在楚國被秦所滅後,過着隱姓埋名的生活。
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反抗暴秦的統治。項梁和項羽叔侄二人,在吳中舉兵起義,爲了能夠凝聚人心,他們找到了熊心,立其爲楚懷王。
熊心雖然成爲了名義上的君主,但實際上權力大多掌握在項氏叔侄手中。然而,熊心並非毫無志向,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希望能夠真正掌握權力,重振楚國的雄風。
在反秦的戰爭中,項羽勇猛無比,屢立戰功,聲名遠揚。但他性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對楚懷王熊心的旨意有時也置若罔聞。
此時的熊心,表面上如同居位的屍體,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和作爲,看似無所事事,實則在暗中觀察局勢,思考着如何擺脫項氏的控制。
終於,在鉅鹿之戰後,秦軍主力被項羽擊敗,反秦的形勢一片大好。熊心抓住這個時機,提出了“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他希望藉此挑起各路將領之間的競爭,削弱項氏的勢力。
劉邦率領軍隊率先攻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劉邦理應被封爲關中王。但項羽卻對此極爲不滿,他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無視楚懷王的約定,自封爲西楚霸王,並分封諸侯。
楚懷王熊心對項羽的這種行爲極爲憤怒,但他又無可奈何。此時的他,依然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着反擊的機會。
然而,項羽察覺到了楚懷王的心思,他認爲熊心已經成爲了自己的威脅,於是決定將其廢掉。最終,楚懷王熊心在項羽的逼迫下,流落他鄉,鬱鬱而終。
楚懷王熊心的一生,可謂是“尸居龍見”。在最初,他看似無所作爲,如同居位的屍體;但實際上,他心懷大志,猶如潛龍在淵,一直在等待時機展現自己的抱負。只可惜,最終他還是沒能戰勝強大的項羽,成爲了那個時代的悲劇人物。這個故事也讓後人深刻地認識到,在權力的鬥爭中,局勢的複雜多變以及個人命運的無常。
尸居龍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