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惡五逆

成語拼音

shí è wǔ nì

十惡五逆成語解釋

指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的所作所爲令人髮指,簡直是十惡五逆,天理難容。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曾有一段動盪不安的時期。 那時,國家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猛的惡霸。他自小習武,身強力壯,卻不走正道,憑藉着自己的武力魚肉鄉里。 李猛平日裏橫行霸道,強佔百姓田地,搶奪他人財物,但凡有人稍有反抗,便會遭到他的毒打。他還與當地的官員勾結,賄賂他們,讓自己的惡行不受懲處。 有一次,一位善良的教書先生站出來指責李猛的惡行。李猛不僅沒有悔改之意,反而懷恨在心。他趁夜闖入教書先生家中,將先生打得重傷,先生的家人也未能倖免。這一事件引起了衆怒,百姓們紛紛向官府告狀。 然而,那些被李猛賄賂的官員們對此置之不理,甚至還爲他開脫。百姓們怨聲載道,卻又無可奈何。 就在大家都感到絕望的時候,一位名叫張正的年輕俠客路過此地。他聽聞了李猛的種種惡行,決定挺身而出,爲百姓們討回公道。 張正經過一番調查,收集了李猛作惡的證據,然後直接前往京城,向朝廷上書。朝廷得知此事後,大爲震驚,立即派遣欽差大臣前來徹查。 經過一番審訊,李猛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所犯下的種種惡事可謂是“十惡五逆”。最終,李猛被繩之以法,那些與他勾結的官員也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從此,這個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安寧。百姓們對張正感激涕零,稱讚他的義舉。而李猛的惡名則被永遠地刻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爲後人引以爲戒的反面教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惡多端之人終究會受到懲罰,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十惡五逆-成語圖片

十惡五逆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