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子徇君
成語拼音
- shí zǐ xùn jūn
食子徇君成語解釋
- 謂喫自己兒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這種爲了個人私利而不顧親情,甚至做出類似食子徇君的極端行爲,實在令人不齒。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天下大亂。有一個名叫衛鞅的謀士,他心懷大志,渴望在這亂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建立一番功業。
衛鞅起初在魏國,但並未受到重用。聽聞秦國國君秦孝公發佈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欲圖變法圖強,衛鞅認爲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於是毅然前往秦國。
秦孝公對衛鞅的到來表示歡迎,多次與他探討治國之道。衛鞅向秦孝公闡述了自己的變法主張,孝公深以爲然,決定任命衛鞅爲左庶長,推行變法。
然而,變法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秦國的舊貴族們因變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對衛鞅恨之入骨,紛紛反對變法。但衛鞅深知,變法乃是富國強兵的根本之道,絕不能因阻力而退縮。
在變法的過程中,衛鞅執法如山,毫不留情。哪怕是太子犯法,他也堅決依法處置。雖然由於太子身份特殊,不能施以刑罰,但他對太子的老師公子虔施以劓刑,以示國法不容情。
經過多年的變法,秦國國力大增,軍隊戰鬥力顯著提高,百姓生活也逐漸改善。然而,衛鞅也因此得罪了衆多權貴。
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那些曾經被衛鞅得罪的貴族們趁機誣陷衛鞅謀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衛鞅。
衛鞅被迫逃亡,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他被秦軍抓獲,處以車裂之刑。
衛鞅的一生,爲了秦國的富強,不惜得罪權貴,堅定推行變法,可謂是忠心耿耿。然而,他的結局卻令人唏噓。
回顧這段歷史,不禁讓人想到“食子徇君”這個成語。衛鞅爲了實現秦孝公的強國之夢,不顧個人安危,堅決貫徹變法,如同那些爲了君主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忠臣。但他的命運也警示後人,在追求理想和忠誠的道路上,也要懂得審時度勢,保護自己。否則,一味地勇往直前,可能最終會落得悲慘的下場。
食子徇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