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成語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成語解釋
-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課堂上,小明總是心不在焉,老師講的重點知識他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導致成績一直不理想。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賢的書生。李賢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一心渴望考取功名,爲家族爭光。
李賢家中並不富裕,但父母省喫儉用,全力支持他讀書。他每日刻苦攻讀,期望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賢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變得自負,認爲自己才華出衆,必定能夠高中。對於身邊同窗的建議和老師的教誨,他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同窗勸他不可驕傲自滿,要腳踏實地,他卻覺得同窗是嫉妒他的才華;老師指出他文章中的不足之處,他認爲老師過於嚴苛,故意挑刺。
在一次鄉試中,李賢自信滿滿地走進考場,認爲自己必能脫穎而出。可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他名落孫山。
回到家中,李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回想起自己往日的種種行爲,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些曾經被他忽視的良言,那些他不願意傾聽的勸告,如今都如重錘一般敲打着他的心。
正如《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李賢卻沒有這樣的覺悟,對於他人的善意和有益的話語,選擇了漠視。
痛定思痛後,李賢決定重新審視自己,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他開始主動與同窗交流,向老師請教,不再對那些寶貴的建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沉澱,李賢終於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對身邊的人和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走向成功。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