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皮論骨
成語拼音
- shì pí lùn gǔ
舐皮論骨成語解釋
- 舐舔。比喻只看到一點表面現象就妄加評論。
典故出處
-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海上通信》至於《野草》,此後做不做很難說,大約是不見得再做了,省得人來謬託知己,舐皮論骨。”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對別人的事情不瞭解全貌,就妄加評論,簡直是舐皮論骨,這種做法實在不可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有兩個國家相鄰,分別是越國和吳國。這兩個國家時常爲了爭奪領土和資源而發生衝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越國有一位名叫范蠡的謀士,他才華出衆,智慧過人,深受越王的器重。而吳國則有一位名叫伍子胥的大臣,同樣以智謀和忠誠聞名。
有一次,越國和吳國再次發生了激烈的戰爭。越國軍隊在戰場上遭遇了挫折,損失慘重。越王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范蠡建議越王暫時採取求和的策略,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再反擊。越王採納了范蠡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吳國求和。
吳國的國王夫差對於越國的求和心存疑慮,便詢問伍子胥的意見。伍子胥堅決反對接受越國的求和,他認爲越國只是暫時示弱,日後必定會再次挑起戰爭。然而,夫差被越國使者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最終決定接受求和。
伍子胥對此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他多次進諫夫差,提醒他不要被越國的表面現象所矇蔽。但夫差卻認爲伍子胥過於多疑,對他的話不再重視。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國在越王和范蠡的治理下逐漸恢復了元氣,國力日益強盛。而吳國的夫差卻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導致國家逐漸衰敗。
終於,越王覺得時機已到,率領越國軍隊對吳國發起了進攻。吳國軍隊在越國的猛攻下節節敗退,夫差這才如夢初醒,後悔當初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忠告。
在越國軍隊即將攻破吳國都城的時候,夫差想起了伍子胥,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悔恨。但此時已經爲時已晚,吳國最終被越國所滅。
在這個故事中,夫差因爲沒有深入瞭解越國的真實意圖,僅僅根據表面現象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可謂是“舐皮論骨”。他只看到了越國求和的表象,卻沒有洞察到其背後隱藏的野心和陰謀。而伍子胥能夠憑藉自己的智慧和經驗,預見到越國的未來行動,但可惜他的忠言未被採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僅僅憑藉表面的現象或者一些膚淺的瞭解就對事物做出判斷,否則很容易像夫差一樣犯下大錯。我們應該學會深入思考,全面分析,避免“舐皮論骨”,這樣才能做出更加明智和準確的決策。
舐皮論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