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丘之情
成語拼音
- shǒu qiū zhī qíng
首丘之情成語解釋
- 首丘頭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典故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外漂泊多年,心中始終懷着對故鄉的深深眷戀,這種眷戀便是那難以割捨的首丘之情。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伍員的人,也就是後世所稱的伍子胥。
伍子胥出生於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其家族世代爲官,爲楚國的繁榮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楚國的政治風雲變幻無常,奸佞之臣當道,伍子胥的父親和兄長皆被楚王所殺。伍子胥悲憤交加,決心逃離楚國,以圖日後報仇雪恨。
他歷經千辛萬苦,一路奔波,最終來到了吳國。在吳國,伍子胥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很快得到了吳王闔閭的賞識和重用。他積極爲吳王出謀劃策,幫助吳國訓練軍隊,改革政治,使得吳國日益強大起來。
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吳國多次出兵攻打楚國,終於攻破了楚國的都城。然而,此時的楚王已經出逃,伍子胥未能親手殺死楚王以報父兄之仇。憤怒之下,伍子胥挖出了楚王的屍體,狠狠地鞭打了三百下,以泄心頭之恨。
儘管伍子胥在吳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終心繫故土。他深知自己的根在楚國,儘管楚國曾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但那片土地依然是他魂牽夢繞的家鄉。
隨着時間的推移,吳王闔閭去世,吳王夫差繼位。夫差聽信讒言,對伍子胥產生了猜忌和不滿。伍子胥多次進諫,卻都被夫差視爲忤逆。最終,夫差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令其自盡。
伍子胥在臨死之前,悲憤地說道:“我死後,請將我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的城門之上,我要親眼看着越國的軍隊攻破吳國。”說完,便自刎而亡。
伍子胥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波折。他對楚國有着深深的仇恨,但又對那片土地懷着複雜的情感。他爲吳國盡心盡力,卻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而他心中那份對故鄉的首丘之情,始終未曾改變。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牽掛着那片生他養他的土地。
正如《禮記·檀弓上》中所云:“狐死正丘首,仁也。”伍子胥就如同那隻至死也要將頭朝向自己巢穴所在山丘的狐狸,其首丘之情,令人感慨萬千。這種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執着,是一種人性中最真摯、最淳樸的情感,無論經歷多少風雨,都難以磨滅。
首丘之情-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