攄肝瀝膽

成語拼音

shū gān lì dǎn

攄肝瀝膽成語解釋

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同披肝瀝膽”。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願爲你毫無保留,如同古人那般攄肝瀝膽,只爲助你成就大業。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陵的將領,他出身將門,英勇善戰,一心報效國家。 李陵率領着五千精兵,深入敵境,與數倍於己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李陵的軍隊最終陷入了重重包圍。儘管他們拼死抵抗,但依舊寡不敵衆,傷亡慘重。 李陵深知,此次戰敗,責任重大。但他絕非貪生怕死之輩,更非有意叛國。他滿心悲憤,欲以死明志。 可當他想到那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想到他們家中的妻兒老小,李陵最終選擇了暫時的隱忍,向敵軍投降。 這一消息傳到京城,滿朝譁然。衆人紛紛指責李陵叛國投敵,是不忠不義之人。 然而,有一位名叫司馬遷的太史令,卻挺身而出,爲李陵辯解。司馬遷深知李陵的爲人,明白他是一位攄肝瀝膽、忠心耿耿的將領。此次戰敗投降,實乃形勢所迫,絕非李陵本意。 司馬遷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引經據典,講述李陵往日的英勇事蹟和忠誠之心。他說道:“李陵將軍平日攄肝瀝膽,一心爲國,此次遭遇強敵,雖敗猶榮。他的投降或許只是權宜之計,以待日後有機會重回大漢,報效朝廷。” 然而,漢武帝卻龍顏大怒,認爲司馬遷是在爲李陵開脫,將其處以宮刑。 司馬遷遭受如此酷刑,卻並未因此放棄自己的信念。他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學鉅著《史記》。 多年後,李陵始終未忘自己的祖國,雖身在敵營,卻心向大漢。只可惜,他最終未能有機會迴歸故土,含恨而終。 而司馬遷的仗義執言,以及他對李陵忠誠之心的堅信,成爲了一段佳話。後人每當提及此事,無不感慨司馬遷的正直與勇氣,也爲李陵那攄肝瀝膽卻命運多舛的一生而嘆息。

攄肝瀝膽-成語圖片

攄肝瀝膽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