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目蝦

成語拼音

shuǐ mǔ mù xiā

水母目蝦成語解釋

比喻人沒有主見,人云亦云。

典故出處

《文選·郭璞〈江賦〉》璮蛣腹蟹,水母目蝦。”李善注引《南越志》抜水母呴無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他總是缺乏主見,如同水母目蝦般隨波逐流,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海濱城鎮,生活着一位名叫林嶽的漁夫。林嶽自幼跟隨父輩出海捕魚,對大海的脾性瞭如指掌。 這一年,小鎮上來了一位富商,聽聞此處海產豐富,欲投資漁業,與當地漁民合作。富商名爲趙紳,爲人精明卻短視,只看眼前利益。 林嶽等一衆漁民在趙紳的資金支持下,購置了新的漁船和漁具,起初確實收穫頗豐。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趙紳爲了追求更高的產量,不顧海洋生態,催促漁民們過度捕撈。 林嶽心中憂慮,多次向趙紳進言,提醒他如此竭澤而漁,終會導致資源枯竭。但趙紳不以爲然,認爲林嶽過於膽小保守。 漸漸地,海里的魚蝦越來越少。其他漁民們見收益減少,紛紛附和趙紳的主張,試圖在短期內獲取更多的利益,對長遠的發展毫不關心。 林嶽不願同流合污,堅持適度捕撈。可在衆人眼中,他反倒成了異類。 不久之後,海域幾乎無魚可捕,漁民們陷入困境。趙紳見無利可圖,迅速撤資離開,留下漁民們獨自面對殘局。 這時,衆人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他們就如同“水母目蝦”一般,沒有主見,盲目跟隨,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最終自食惡果。 而林嶽,雖然在這場風波中也遭受了損失,但他堅守原則的態度,爲他贏得了尊重。後來,在林嶽的帶領下,漁民們開始休養生息,重新恢復海洋的生態平衡,經過多年的努力,漁業才逐漸恢復往日的繁榮。 這個故事警示着後人,切勿像水母目蝦般隨波逐流、毫無主見,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堅定的信念,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水母目蝦-成語圖片

水母目蝦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