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
成語拼音
- shuò guǒ jǐn cún
碩果僅存成語解釋
- 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由於時間的推移,留存下來僅存的人或事物。
典故出處
- 《易·剝》上九,碩果不食。”
成語典故
- 我只得隨手把這個碩果僅存的銀角子交給他們。★鄒韜奮《經歷·再被羈押》
成語造句
- 在歷經多次激烈競爭和淘汰後,這家傳統的手工小店成爲了這個行業中碩果僅存的代表。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朝代更迭,風雲變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分別是陳國和蔡國。
陳國和蔡國常常因爲邊界領土、資源分配等問題發生爭端,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這兩個國家的君主都急於擴張領土,增強自己的實力,爲此不惜窮兵黷武,加重賦稅,使得民衆怨聲載道。
有一位名叫張賢的賢士,他出生於陳國的一個書香門第。張賢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心懷天下,立志要爲百姓謀福祉。他多次向陳國君主進諫,勸其停止征戰,關注民生,推行仁政。然而,陳國君主卻認爲張賢的言論是在動搖軍心,擾亂朝綱,將他逐出了宮廷。
張賢無奈之下,只好前往蔡國,希望能在那裏得到蔡國君主的賞識,實現自己的抱負。可蔡國君主同樣剛愎自用,沉迷於權力和慾望之中,對於張賢的良言根本聽不進去。
在這混亂的世道中,還有一些和張賢一樣心懷正義、憂國憂民的賢士,他們也都試圖勸諫各自的君主,改變國家的命運。但那些君主們根本不爲所動,甚至對這些賢士進行打壓和迫害。
隨着時間的推移,戰爭愈發頻繁,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而那些曾經試圖拯救國家和百姓的賢士們,有的因爲直言進諫而被處死,有的在戰亂中不幸喪生,有的則心灰意冷,歸隱山林。
唯有張賢,雖然歷經磨難,卻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四處奔走,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
終於,在一次兩國之間的激烈戰爭中,陳國和蔡國的國力都消耗殆盡,兩國君主也在戰亂中身亡。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民不聊生。
而此時,張賢挺身而出,憑藉着他在百姓中的威望和自己的智慧,努力穩定局勢,安撫民心。他組織民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逐漸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裏,衆多的賢士都已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唯有張賢一人,堅守着初心,成爲了那個時代碩果僅存的正義之士,爲百姓帶來了希望和安寧。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千古,成爲了後人敬仰的典範。
碩果僅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