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生嶽降
成語拼音
-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崧生嶽降成語解釋
- 稱出身高貴的大臣,或喻天賦特異者。
典故出處
- 《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毛傳山大而高曰崧;嶽,四嶽也……嶽降神靈和氣,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傳是古四嶽後裔。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人才輩出的時代,衆多傑出之士如同崧生嶽降,爲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語故事
- 在古代華夏大地,人才輩出,他們的事蹟傳頌千古,成爲後世學習的典範。
話說在一個繁榮昌盛的朝代,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然而,邊疆卻時有外邦侵擾。朝廷爲了鞏固邊防,決定選拔良將。
有兩位年輕人,一位名叫李崧,一位名叫趙嶽。李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聰慧過人,但性格較爲文弱。趙嶽則出身行伍世家,從小習武,身強體壯,勇猛無畏,但在文采方面稍顯不足。
當朝廷發佈選拔將領的詔令後,李崧和趙嶽都毅然決定投身其中,爲國效力。他們一同踏上了前往邊疆的征程。
初到邊疆,面對艱苦的環境和緊張的局勢,李崧展現出了他過人的智慧。他善於分析敵軍的戰術,爲己方制定出精妙的應對策略。然而,在實際作戰中,由於他身體較弱,難以親自衝鋒陷陣。
而趙嶽則憑藉着他的勇猛,總是衝鋒在前,奮勇殺敵。但有時因過於衝動,也會陷入敵軍的陷阱。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敵軍來勢洶洶,攻勢猛烈。趙嶽一如既往地帶頭衝鋒,卻不慎陷入了敵軍的包圍。就在這危急時刻,李崧運用他的智謀,巧妙地部署兵力,成功地解救了趙嶽和被困的士兵。
經此一役,李崧和趙嶽開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李崧跟着趙嶽學習武藝,鍛鍊體魄;趙嶽則向李崧請教兵法,增長謀略。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二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後續的戰鬥中,兩人配合默契,屢建奇功。
最終,他們成功地抵禦了外邦的侵擾,保衛了邊疆的安寧。他們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國家,百姓們對他們讚不絕口,稱他們爲“崧生嶽降”,意指他們如同高山峻嶺般傑出,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李崧和趙嶽的故事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爲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崧生嶽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