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事居

成語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送往事居成語解釋

往死者;居生者。禮葬死者,奉養生者。

典故出處

《左傳·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成語典故

少不失父,老不哭子,送往事居,後先更迭,以終於無憾。★宋·陳亮《祭朱壽之文》

成語造句

他對待過去的經歷和朋友總是懷着感恩之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做到送往事居,所以大家都願意與他深交。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一個小國,名爲衛,其國內局勢動盪不安。 衛國的一位大臣名叫李義,他爲人正直忠誠,心懷國家和百姓。當時,衛國的君主昏庸無能,聽信讒言,導致朝政混亂,國力日漸衰落。 鄰國趁機頻頻侵犯,衛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李義心急如焚,多次進諫君主,希望他能改過自新,重振朝綱,抵禦外敵。然而,君主不僅不聽從他的建議,反而對他心生嫌隙,甚至想要降罪於他。 在這危急關頭,李義決定挺身而出,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力挽狂瀾。他祕密聯絡了一些忠誠之士,在民間組織力量,準備抵抗外敵的入侵。 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擊退了敵軍,保衛了衛國的疆土。但是,君主卻沒有因爲這次勝利而感激李義,反而認爲他功高震主,對他更加猜忌。 最終,李義無奈之下,決定離開衛國。在他離開之時,衛國的百姓們紛紛前來送行,對他的離去感到無比惋惜和悲痛。 多年後,衛國的新君即位。這位新君深知李義的忠誠和才能,決定召回李義。李義接到召回的旨意後,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曾經在衛國的種種經歷,心中感慨萬千。一方面,他對衛國仍懷有深厚的感情,希望能爲國家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他又擔心再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義決定摒棄前嫌,回到衛國。他以寬廣的胸懷和堅定的信念,全心全意地輔佐新君。在他的幫助下,衛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安寧。 李義的行爲,可謂是“送往事居”。他不計較過去的恩怨,以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爲重,爲衛國的未來努力奮鬥,留下了一段佳話,被後世所傳頌。

送往事居-成語圖片

送往事居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