藪中荊曲

成語拼音

sǒu zhōng jí qǔ

藪中荊曲成語解釋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複雜的藝術領域,並非所有作品都能被大衆認可,有時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創作反而被埋沒,猶如藪中荊曲,難以嶄露頭角。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清風鎮的地方。這鎮雖不大,卻也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鎮中有兩個大家族,分別是趙家與錢家。 趙家世代書香,家族中的子弟皆飽讀詩書,知書達理,備受鎮民的尊敬。而錢家則以經商爲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鎮上也頗有勢力。 趙家的長子名叫趙賢,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爲家族爭光。錢家的公子錢貴,卻是個遊手好閒、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 這一年,鎮上來了一位新知縣。這新知縣初來乍到,便想要做出一番政績。錢貴得知這個消息後,動起了歪心思。他想盡辦法巴結這位知縣,送了諸多金銀財寶,以求在日後能得到知縣的庇護。 而趙賢則一心只讀聖賢書,對錢貴的這些行徑嗤之以鼻。不久之後,鎮上發生了一起盜竊案。被盜的是一家普通百姓,家中僅有的一點積蓄被洗劫一空。百姓報案後,知縣責令縣衙的捕快儘快破案。 錢貴見此機會,誣陷趙賢是盜竊案的主謀。知縣在錢貴的賄賂和讒言下,竟將趙賢抓捕入獄。趙家上下心急如焚,四處奔走,想要爲趙賢洗清冤屈。 然而,錢家在鎮上勢力龐大,又與知縣勾結,趙家的努力屢屢碰壁。就在趙家感到絕望之時,一位曾經在趙家求學的學子,如今已在京城爲官。他聽聞了趙賢的遭遇,決定回鄉爲趙賢伸張正義。 經過一番詳細的調查和明察暗訪,終於真相大白。原來是錢貴指使手下的惡僕所爲,爲了轉移視線,故意誣陷趙賢。 最終,趙賢得以無罪釋放,錢貴和知縣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在這個故事中,錢貴這樣的惡人就如同“藪中荊曲”,在看似繁茂的叢林中,隱藏着彎曲的荊棘,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破壞了公平與正義。而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最終邪不壓正,善良和正直還是戰勝了邪惡。這個小鎮也在經歷了這場風波後,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祥和。

藪中荊曲-成語圖片

藪中荊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