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身糜軀
成語拼音
- suì shēn mí qū
碎身糜軀成語解釋
- 猶碎首糜軀。多指爲某種目的而獻身。
典故出處
- 漢·賈誼《新書·諭誠》人謂豫讓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無恥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軀,以爲智伯,何其與前異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無數英勇的戰士挺身而出,抱着碎身糜軀的決心奔赴戰場。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義的年輕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然而,他心懷大志,渴望能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當時,國家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外敵頻頻入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國內則是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李義看在眼裏,痛在心中,決心挺身而出,拯救國家於水火之中。
他毅然投身軍旅,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英勇無畏,很快在軍隊中嶄露頭角。在一次與外敵的激烈戰鬥中,李義所在的部隊遭遇了敵軍的重重包圍。敵軍兵力數倍於他們,形勢極其危急。
但李義毫不畏懼,他振臂高呼,鼓舞着士氣低落的士兵們。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與敵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在戰鬥中,他多次負傷,卻依然堅守陣地,不肯退縮一步。
經過數天的激戰,他們終於成功突圍。然而,李義卻因傷勢過重,倒在了戰場上。在昏迷中,他嘴裏還喃喃着要繼續戰鬥,保衛國家和百姓。
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簡陋的營帳中。他不顧身體的虛弱,執意要重返戰場。身邊的戰友們紛紛勸他養好身體再作打算,可他堅定地說:“國家如今危在旦夕,百姓受苦受難,我怎能安心養傷?哪怕是碎身糜軀,我也要戰鬥到底!”
就這樣,李義一次又一次地投身於激烈的戰鬥中,爲了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和猶豫。
在一場關乎國家存亡的關鍵戰役中,李義率領着他的部下,與敵軍展開了最後的決戰。戰場上殺聲震天,李義浴血奮戰,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真正做到了爲了國家和人民碎身糜軀,成爲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永載史冊。
碎身糜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