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竿影草

成語拼音

tàn gān yǐng cǎo

探竿影草成語解釋

探竿、影草、都是漁民使魚聚集後下網捕撈之法。佛教禪宗藉以喻啓發性的隨宜施教。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處理這件事時小心翼翼,時刻留意着周圍的動靜,彷彿在探竿影草,生怕出現意外。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一個叫李誠,一個叫王毅。 李誠是個心思縝密、謹小慎微之人。他做事總是瞻前顧後,反覆思量,試圖在每一個決策中都找到最穩妥的方案。而王毅則截然不同,他性格豪爽,行事果斷,常常憑藉着一腔熱血和直覺去行事。 有一天,小鎮上來了一個外地的商人,聲稱帶來了一批珍貴的貨物,想要尋找合作伙伴一起經營。李誠和王毅都對這個機會產生了興趣。 李誠聽聞這個消息後,並沒有立刻表態。他先是悄悄地去打聽這個商人的背景和信譽,又觀察了這批貨物的質量和市場需求。他多次在商人的攤位附近徘徊,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試圖從旁人的交談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他就如同在探竿影草一般,小心翼翼地試探着,生怕自己一步踏錯。 而王毅則沒有這麼多的顧慮,他直接找到商人,表示願意合作。商人對王毅的爽快很是滿意,很快就和他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原來,這批貨物並沒有商人吹噓的那麼珍貴,市場需求也極爲有限。王毅因爲沒有充分的調查和準備,陷入了困境。 而李誠呢,在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試探後,發現了其中的端倪,果斷地放棄了這個合作機會,避免了損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機遇和挑戰時,我們不能像王毅那樣盲目衝動,而應該學李誠,謹慎行事,探竿影草,充分了解情況,這樣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正如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行動之前,多做準備,多觀察,多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走向成功。

探竿影草-成語圖片

探竿影草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