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毛揀刺
成語拼音
- tiāo máo jiǎn cì
挑毛揀刺成語解釋
- 故意挑剔毛病。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對待別人的作品總是過分嚴苛,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就像在挑毛揀刺一樣,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福的富商。李福憑藉着精明的頭腦和不懈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生意遍佈各地。
然而,隨着財富的增長,李福的性格卻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他在管理生意時,對下屬們的要求近乎苛刻。無論下屬們多麼努力地工作,他總是能挑出各種毛病來。
有一次,他的一位得力助手張誠負責了一筆重要的貿易交易。張誠不辭辛勞,日夜奔波,終於成功地完成了這筆交易,爲李福賺取了豐厚的利潤。當張誠滿心歡喜地向李福彙報成果時,本以爲會得到讚揚和獎勵,卻沒想到李福皺着眉頭,開始挑毛揀刺。
李福說:“你這次雖然完成了交易,但過程中爲何不選擇更便宜的運輸方式?這不是白白浪費了不少銀子嗎?還有,與對方商談時,爲何不再多爭取一些優惠條件?”張誠聽了,心中滿是委屈,他辯解道:“老爺,此次交易已經是在當時情況下能做到的最好結果了。運輸方式的選擇也是綜合了各種因素,而且在商談時,對方已經是底線,無法再做更多讓步。”但李福根本不聽,依舊認爲張誠做得不夠完美。
此事過後,其他下屬們也都人心惶惶,工作時小心翼翼,生怕被李福挑毛揀刺。漸漸地,李福手下的人才開始流失,許多有能力的人都不願意再爲他效力。
而與此同時,鎮上的另一位富商王貴,他對待下屬則是寬厚仁慈,善於發現下屬的優點和長處,對於一些小的不足和失誤,總是能夠包容和理解。因此,王貴的生意越做越大,人才紛紛投奔他。
李福的生意卻因爲人才的流失和內部的人心渙散,逐漸走起了下坡路。這時,李福纔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挑毛揀刺的管理方式是多麼的錯誤。
正如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過於苛刻地挑毛揀刺,不僅會傷害他人的積極性,也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李福最終因爲自己的錯誤行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挑毛揀刺-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