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共氣

成語拼音

tóng bāo gòng qì

同胞共氣成語解釋

喻指親兄弟。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所有人齊心協力,不分彼此,真正體現了同胞共氣的精神。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華夏大地上,有兩個相鄰的小國,分別是衛和鄭。兩國的百姓們在邊境地區時常往來,互通有無,生活倒也平靜祥和。 然而,局勢突然發生了變化。當時,有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對衛和鄭虎視眈眈,企圖挑起爭端,然後趁機侵佔兩國的土地。面對這一威脅,衛國和鄭國的君主起初並未達成一致的應對策略。衛國君主想要通過求和來避免戰爭,而鄭國君主則主張堅決抵抗。 就在兩國的朝堂之上爭論不休之時,邊境地區的百姓們率先行動了起來。他們深知,一旦兩國被外敵侵佔,他們將失去和平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於是,衛鄭邊境的百姓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相互交流,共同商議如何應對外敵。 他們之中,有年輕力壯的青年,有經驗豐富的長者,還有勇敢無畏的婦女。大家不分彼此,齊心協力。年輕人們積極訓練,準備戰鬥;長者們出謀劃策,提供智慧;婦女們則負責後勤保障,爲戰士們準備衣食。 在這個過程中,一位名叫李義的衛國青年和一位名叫鄭宏的鄭國青年成爲了衆人的領袖。他們帶領着百姓們日夜操練,同時不斷向兩國的君主傳遞邊境百姓的決心和力量。 終於,兩國的君主被邊境百姓們的團結和堅定所打動。衛國君主不再堅持求和,鄭國君主也更加堅定了抵抗的決心。兩國決定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外敵。 在戰場上,衛鄭兩國的士兵們並肩作戰,如同親兄弟一般。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同胞。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衛鄭聯軍最終擊退了外敵。在這場戰爭中,衛鄭兩國的百姓展現出了“同胞共氣”的精神。他們不分國界,不分彼此,爲了共同的目標而團結一心,最終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家園和親人。 後來,“同胞共氣”這個成語便流傳了下來,用以形容同胞兄弟或姐妹之間,如同衛鄭邊境的百姓們一樣,情誼深厚,同心同德,爲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攜手努力。

同胞共氣-成語圖片

同胞共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