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牀異夢
成語拼音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同牀異夢成語解釋
- 異不同。原指夫婦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裏各有各的打算。
典故出處
- 宋·陳亮《與朱元晦祕書書》同牀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成語典故
- 但彼等烏合之衆,同牀異夢,一戰即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成語造句
- 夫妻二人表面上相敬如賓,實際上卻是同牀異夢,各自有着自己的心思。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有兩位權傾朝野的大臣,分別是李大人和王大人。
李大人和王大人表面上關係親密,一同爲朝廷效力,共同處理諸多事務。在衆人眼中,他們合作無間,似乎是一對志同道合的夥伴。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關鍵的事件逐漸暴露出他們之間的分歧。當時,朝廷面臨着一場嚴重的邊疆危機,外敵虎視眈眈,欲侵犯國土。在商討應對策略時,李大人主張積極備戰,調遣精銳部隊前往邊疆抵禦外敵,以展現國家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決心。而王大人卻認爲應當採取求和的策略,通過外交手段和贈送財物來平息戰事,避免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和人員傷亡。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儘管在朝堂之上,他們仍保持着表面的和諧,共同向皇帝進言,但私下裏,卻都在暗中運作,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得到採納。
皇帝一時難以抉擇,最終決定綜合兩人的意見,先嚐試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同時也在國內籌備軍事力量以防萬一。然而,這個折中的方案並沒有讓李大人和王大人滿意,他們都認爲皇帝沒有完全支持自己的觀點。
王大人在背後拉攏了一些與他意見相同的官員,試圖影響皇帝的決策。李大人則積極訓練士兵,準備在必要時以武力解決問題。
就這樣,李大人和王大人雖然同處朝堂,看似爲了共同的目標努力,但實際上卻心懷異志,各有各的打算。他們的行爲正如“同牀異夢”這個成語所形容的那樣,表面上在一起,實際上卻有着不同的心思和追求。
最終,外敵看到朝廷內部的分歧,趁機發動了進攻。由於朝廷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邊境一度陷入危機。在這關鍵時刻,李大人率領訓練有素的軍隊奮勇抵抗,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擊退了外敵。
經此一役,皇帝終於看清了李大人和王大人的真實面目,對王大人的求和主張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對李大人的忠誠和果敢予以了嘉獎。而李大人和王大人“同牀異夢”的合作,也成爲了朝廷中的一段教訓,讓後人明白,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真正爲國家和人民謀福祉。
同牀異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