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託空言
成語拼音
- tú tún kōng yán
徒託空言成語解釋
- 指只講空話,而不實行。同徒託空言”。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想要做成大事,不能只是一味空想計劃,徒託空言,而必須付諸實際行動。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仁人志士心懷壯志,欲一展抱負,然最終卻未能付諸實踐,徒留空言。
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張儀的謀士。他能言善辯,懷揣着諸多宏偉的謀略和構想。起初,他遊走於各國之間,試圖憑藉自己的口才和智慧,爲自己謀得一份尊崇的地位,同時也期望能夠助君主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張儀來到了魏國,向魏王慷慨陳詞,描繪了一幅強國富民的壯麗藍圖。他滔滔不絕地講述着如何改革內政,如何擴充軍備,如何外交縱橫,使魏國能夠稱霸諸侯。魏王被他的言辭所打動,一時對張儀充滿了期待。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張儀的種種設想卻僅僅停留在言語之間。他未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也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推動變革的實施。面對複雜的局勢和各方的利益糾葛,張儀顯得束手無策,無法將自己當初的豪言壯語轉化爲實際的行動。
國內的貴族們對張儀的主張百般阻撓,而張儀又缺乏足夠的魄力和手段去應對。最終,他在魏國所許下的種種承諾都化爲泡影,那些曾經令人心潮澎湃的言辭,如今也都成了徒託空言。
與此相反,在秦國,商鞅變法卻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商鞅初到秦國時,同樣面臨着諸多的困難和質疑。但他不僅有清晰的理念和規劃,更有堅定的決心和果敢的行動。他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法令和措施,打破舊有的制度,獎勵耕織,軍功授爵,使秦國逐漸走向富強。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徒託空言者往往被遺忘在歲月的塵埃中,而那些能夠將理想付諸實踐的人,方能名垂青史,爲後人所傳頌。張儀在魏國的經歷,正是一個深刻的教訓,警示着後人,僅有言辭的華麗是遠遠不夠的,唯有付諸行動,才能真正實現理想,成就大業。
徒託空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