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顧左右而言他

成語拼音

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王顧左右而言他成語解釋

指離開話題,迴避難以答覆的問題。

典故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被質問關鍵問題時,總是閃爍其詞,王顧左右而言他,試圖避開重點。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政治局勢複雜多變。齊國的齊宣王就是一位在這樣風雲變幻的時代中執政的君主。 齊宣王喜好廣納賢才,常常召集各方賢士討論國事。一天,孟子前來拜見齊宣王,想借機向他進諫,探討治國之道。 孟子與齊宣王交談間,提及了一些關於民生和政治責任的重要問題。孟子問道:“假如大王您有一個臣子,把妻子兒女託付給他的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遊歷。等他回來的時候,卻發現他的妻子兒女在挨餓受凍。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齊宣王不假思索地回答:“和他絕交!” 孟子接着又問:“假如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屬,那應該怎麼辦呢?”齊宣王答道:“撤他的職!” 孟子再進一步問道:“假如一個國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該怎麼辦呢?” 這一問可讓齊宣王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他心裏明白孟子所指,但是又不願意直面這個尖銳的問題。於是,齊宣王左看看,右看看,把話題扯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便是“王顧左右而言他”的由來。在古代的政治舞臺上,統治者們往往會面臨各種難以回答的問題,而像齊宣王這樣逃避關鍵問題,不敢承擔責任的情況並非罕見。 這種現象在歷史長河中不斷重演。例如,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民不聊生,一些皇帝面對國家的困境,不是積極尋求改革之策,而是沉迷於享樂,對尖銳的問題避而不談。 “王顧左右而言他”這個成語,提醒着後世的人們,在面對問題和責任時,應當勇敢正視,積極解決,而不是逃避推諉。只有敢於擔當,才能推動事物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王顧左右而言他-成語圖片

王顧左右而言他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