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負義

成語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忘恩負義成語解釋

恩恩惠;負違背;義情誼,恩誼。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典故出處

《魏書·蕭寶夤傳》背恩忘義,梟獍其心。”

成語典故

此人好誇大,且忘恩負義,你要仔細識他纔好。★清·黃小配《大馬扁》第十六回

成語造句

他曾經在困難時得到朋友的全力幫助,可後來發達了,卻對朋友的求助視而不見,這種行爲實在是忘恩負義。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明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但自幼聰慧好學,心懷遠大抱負。 李明的鄰居王大爺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他見李明家境貧困,卻又勤奮好學,便時常在生活上給予李明幫助。有時是送些糧食,有時是送些舊衣物,讓李明能夠安心讀書。 在李明準備赴京趕考時,家中實在拿不出盤纏。王大爺得知後,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交到李明手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此去一定要爭氣,爲咱們家鄉爭光。”李明感激涕零,當場發誓,若日後飛黃騰達,定當報答王大爺的大恩大德。 李明帶着王大爺的期望和資助,踏上了趕考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在科舉考試中一舉高中,被朝廷任命爲一方官員。 初任官職的李明,還能保持着一顆謙遜和感恩的心。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在官場中漸漸迷失了自我。權力和財富的誘惑讓他變得越來越貪婪和自私。 王大爺所在的家鄉遭遇了天災,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困苦。王大爺想到了已經爲官的李明,便前往求助。 當王大爺歷經艱辛來到李明的府邸時,李明卻以各種藉口推脫,對王大爺的困境視而不見。王大爺悲憤交加,指責李明忘恩負義。李明卻不以爲然,甚至命人將王大爺趕出了府邸。 此事傳出後,當地的百姓都對李明的行爲感到不恥。他們紛紛議論,說李明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忘記了曾經王大爺的幫助,忘記了自己的誓言。 後來,李明的行爲被上級官員得知,因其品行不端,被革去了官職。失去了權力和地位的李明,這才幡然醒悟,懊悔不已。但此時,一切都已太晚,他的忘恩負義之舉讓他失去了衆人的信任和支持,最終落得個衆叛親離的下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忘恩負義。要銘記他人的恩情,懂得感恩和回報,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忘恩負義-成語圖片

忘恩負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